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臺語文字之考證與究源 ──掠媾與啞溝音韻之關聯性

臺語文字之考證與究源
──掠媾與啞溝音韻之關聯性

楊上民

啞溝(啞巴)

臺灣話講「啞溝」是指瘖「啞」不能與人「溝」通之音障者。北京話稱作啞叭,轉音成啞巴。意即不能與人溝通之音障者如同無法發聲的樂器喇叭。

「溝」臺語是ㄍㄠˋ,音狗。一般人常把「啞溝」誤作「啞狗」,所以被音障者認為遭受歧視之罵名字眼,這個誤會必須糾正。

「啞」又叫瘂,啞是取亞字之音,亞字之臺語是「英更切」4聲,音矮,注音ㄝ(A),常被作「雅」音而讀成「鴉」,因而失去了「亞」的正確用意。

「亞」的正確用意是樹的主幹之次椏,即所謂的分椏。

「亞」是次位的用語,如亞軍、亞聖、亞卿、亞壻、亞獻。


掠媾(抓猴)

與「啞溝」和「啞狗」諧音關聯性之臺灣話是「抓猴」,正確的寫法是「掠媾」。

媾字之臺語是ㄍㄠˇ,與猴音同義不同,由於沒有人探究「掠媾」正確的寫法,就錯把「媾」當「猴」,乃音意誤寫成「抓猴」。

「媾」為重婚交媾和好之意。左傳隱公11年:惟我鄭國之有請謁焉如舊昏媾。左傳隱公11年: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無寧茲許公復奉其社稷,惟我鄭國之有請謁焉,如舊昏媾,其能降以相從也。筆者注:鄭莊公滅許之後,命許的大夫百里去居住在許國東邊事奉許叔,不如現在就讓許公回復治理許國,對鄭國來說,就好像又再次昏媾一般,這樣才能讓她甘心地相從的。

再舉證如後:

詩經曹風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記虞卿傳:樓昌曰:「不如發重使為媾」。媾字與構、遘、覯、逅、姤等字之音義相通。

易經繫辭下傳: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逅,逅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易經逅卦:山風逅,女壯,勿用取女。彖曰:逅遇也,柔遇剛也,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剛育中正,天下大行也。象曰:天下有風,逅。

易經歸妹卦: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歸妹一詞相當於今人所稱的結婚。

逅與遘通。管子地員篇:其人彝逅;又媾與覯通。豳風伐柯: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子籩豆有踐;豳風九罭:九罭之魚,鳟魴,我覯之子,袞繡衣裳;媾與逅通。召南:亦既覯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