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顯洵專欄
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臺灣人民該有的思辨:臺灣人民不能輸的選戰,關鍵2016
臺灣人民該有的思辨:臺灣人民不能輸的選戰,關鍵2016
陳俊廷
中國黨在臺灣最大的不當黨產,就是中華民國在臺灣的這個非法殖民體制政權!
當臺灣人民聲嘶力竭的高喊著轉型正義,然而,臺灣人民卻始終無法取得,真正屬於臺灣人民的政權。原因無它,就是臺灣人民還不知道如何當真正的臺灣主人!
中國黨馬的政府執政七年,硬要將臺灣主權聯結給中國。除了公然當起了中國在臺買辦,極盡所能的掏空癱瘓臺灣的經濟自主性外,財團附庸幫辦與既得利益者,更是吃相難看。尤其放任中國在臺離間分化統戰,搞得臺灣人民憂鬱焦慮,心驚膽顫!
放眼2016臺灣大選在即,儘管臺灣世事滄桑變換的浮躁不安,臺灣人民要想主導轉型正義,捍衛主權,轉危為安,就必需團結打贏2016這場關鍵選戰,要回中國黨在臺灣最大的不當黨產,做個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臺灣主人!
面對中國黨馬的政府將出賣臺灣,全面傾中的投降開放政策,用和平談判來包裝,政策完全不設防的引狼入室,讓臺灣人民束手無策。臺灣人民就當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在臺灣到底是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本質!
只要"中華民國"繼續存在臺灣一天,臺灣要"國家正常化"的可能性,就等於"零"。因為"中華民國"在國際世界中,事實上就是不被承認的國家,是虛幻的,且包藏禍心於臺灣。有中華民國在臺灣,"國家正常化"對臺灣人民來說,永遠是癡人說夢,不可能會存在的!
要記住:中華民國一定要在臺灣消失,變成事實的歷史名詞,臺灣才有"正常國家化"的一天!
中國黨在臺灣用"中華民國"這消失的國號,強取豪奪,橫徵暴斂。什麼"反共復國",把臺灣人民當傻子耍弄了近七十年!
美國真正的利益就是用"中華民國"混淆臺灣人民來維持現狀,保持其在亞洲的影響力。真正懂臺灣利益的臺灣人民,根本不會去指望美國。臺灣人民必須靠自己闖出屬於臺灣自己的國家名號來,這是基本常識!
為了臺灣世代子孫整體利益著想,請不要再想當既得利益者,繼續跟著中國黨靠"中華民國"魚肉臺灣人民!
也只有讓臺灣真正民主化,臺灣人民當家做主人,在臺灣獨立建國的主張共識下,將中華民國在臺灣永遠埋葬,臺灣"國家正常化"才能在現實的國際世界裡實現!
臺灣人民加油!
中國1970年憲法就明文已統一,而台灣至今尚未獨立,台獨如何威脅中國統一?
中國1970年憲法就明文已統一,而台灣至今尚未獨立,台獨如何威脅中國統一?
台灣國臨時政府總召集人 沈建德
全文約9,000字,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8種語言,今天發表的中國軍事策略白皮書,表示台灣事關中國統一,台獨是和平最大威脅。但其憲法明言早已統一,而毛周都支持台獨,白皮書顯然睜眼說瞎話。理由如下。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文1970年已經統一:
1. 1949年9月29「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必須負責將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解放中國全部領土,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由此可知,中國人認為,1949年時的中國尚未統一,尚有領土必須解放。事實也是如此。
2. 但1970年9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第四條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顯示中國已經統一,而台灣不在其統治範圍,當然就是承認台灣非其領土,既然如此,和統不統一何關?
(二) 毛澤東、周恩來都說過支持台灣獨立:
1. 1936年7月1日,毛澤東答覆美國記者史諾說:「如果朝鮮人民希望掙脫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枷鎖,我們熱烈支持他們爭取獨立的戰鬥,這點同樣適用於台灣」。——出處史諾著「紅星照中國」。
2. 1941年1月5周恩來說:「我們同情民族國家的獨立解放運動,我們不只協助朝鮮與台灣,也同情印度與南亞諸國的民族解放運動」。——出處「民族至上與國家至上」演溝。
3. 1970年10月1日中國國慶大典,毛澤東特意安排在天安門城樓上與史諾親切交談,照片刊在《人民日報》頭版。中方內幕消息傳出,這是中國主動向美暗示願意一談。
如果當時美國接受,關於台灣地位當然照1936年7月1日毛向史諾說的:「熱烈支持台灣爭取獨立」的條件和尼克森見面。
4. 只是,如季辛吉回憶錄所記,毛周對美國觀察事物的能力估計過高,美國完全不了解其真意。所以,本來美毛關係解凍時,台獨可以同時實現。等1971年季辛吉假裝腹痛主動祕訪北京求見毛周時,就被殺價了。
在季辛吉面前周否定1936年7月1日毛澤東對史諾所說支持台獨的談話,又說,依照開羅宣言美國同意台灣在戰後交給中國(按,這是謊言),但奸詐的季辛吉也照單全收,尼克森以「承認」台灣屬中國為條件敲開中國之門(見:http://www.gwu.edu/…/DOC_readers/kissinger/nixzhou/12-05.htm)。
5. 周恩來既以否定毛對史諾所說的話與美關係解凍,史諾處境當然危險。1970年10月1日還滿面紅光參加中國國慶的史諾(見圖),1972年2月15尼克森抵北京6日之前就傳出死訊,這是當中國好友的下場。「中國軍事策略白皮書」起草者也可能同樣下場。
圖:中國檔案中,1970年在天安門的史諾與毛澤東。
1970年10月1日史諾以毛澤東的貴賓身份,出現在天安門牌樓上(如圖),看起來滿面紅光,但1972年2月15日就死了,是否和他忠實記載毛語錄「熱烈支持台獨」有關?
因史諾若1972年不死,再過6天(2月21)尼克森就要帶著「承認台灣屬於中國」的大禮來到北京,不毒死史諾,煮熟的鴨子恐會飛掉。這種手段在中國宮廷屢見不鮮。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台灣 vs. 中國
台灣 vs. 中國
郭長豐 一邊一國行動聯盟秘書長
從兩蔣時代,中國國民黨一直主張退居台灣的「中華民國」才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即便被逐出聯合國之後,仍然堅持「漢賊不兩立」的「一個中國」政策。那時候的兩岸關係是「兩岸的中國人都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一直到李登輝時代「辜汪會談」的結論依然是如此。
民主進步黨於1991年10月13日第五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通過【台獨黨綱】,主張「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對兩岸關係的定位才真正進入「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2000年總統大選前,因為國民黨分裂,民進黨眼看有贏的機會,最重要的是,阿扁當時群眾魅力十足,勝算高,才在1999年5月9日第八屆第二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通過折衷方案的【台灣前途決議文】。雖然首度承認「中華民國」國號,但也清楚界定國家領土範圍,明白昭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互不隸屬的獨立國家。也就是主張兩個中國,一個是中華民國,另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打破李登輝時代所謂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李登輝雖曾於卸任前的1999年7月9日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提到「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但在五天後的7月14日,李登輝接見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張戴佑(Darryl N. Johnson)在談到各方對「兩國論」之解讀的時候表示:「我們的大陸政策沒變,兩岸交流、對話的立場與態度也仍然不變」。7月23日,李登輝接見從美國來訪的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也發表了類似的看法,說明中華民國推動建設性對話與良性交流的大陸政策並沒有任何改變。也就是說,李登輝曾經主張過的「兩國論」壽命只維持了五天,從此迄今再也沒有聽過李登輝談「兩國論」。
陳水扁總統贏得大選後的就職演說,雖在美國壓力下說出「四不一沒有」,但2002年8月3日他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台會視訊會議中,首度提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政治主張;2007年3月4日陳水扁總統出席在台灣舉辦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 (FAPA) 二十五週年慶宴時,提出「四要一沒有」的新主張,以明確強烈直接的語氣,宣示「台灣要獨立」、「台灣要正名」、「台灣要新憲」以及「台灣要發展」。他同時也提出台灣沒有左右路線、只有統獨問題。陳總統更透過蘇貞昌內閣,開始推展「正名運動」。2007年7月陳水扁總統向聯合國秘書處提出「以台灣名義申請新加入聯合國」。這是台灣人直選總統,即最高當局第一次正式表明台灣是一個新而獨立的新生國家,要以此資格加入聯合國。
所以,「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始終都是阿扁總統的信仰與理念,並在他能力範圍內盡力實施,才會被美國批評為「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並於卸任後被政治迫害關進黑牢。
相對於陳水扁,主張「維持現狀」與「概括承受」的蔡英文,簡直就是【馬規蔡隨】的山寨版國民黨,讓身為阿扁總統「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信仰與理念支持者的我們,要如何投下總統這一票?
台灣加入聯合國的信念與堅持
台灣加入聯合國的信念與堅持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秘書長 羅榮光
由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組成的「2015年台灣加入WHO (世界衛生組織) 宣達團」5月16日出發赴瑞士日內瓦,宣達台灣要加入WHO為正式會員國,而不只是觀察員而已。
今年WHO宣達團由前國防部長及駐美副代表蔡明憲博士帶團,特別也前往拜訪擁有五億多名信徒的普世最大基督教會組織,即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W.C.C.)在日內瓦的總部,拜訪協會總幹事戴維德牧師(Rev. Olav Fykse Tveit)。他在今年4月5日受邀來台參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150週年感恩禮拜中講道,在台北林口體育館舉行。有台灣北部地區一萬五千多名牧師與信徒參加。他以“Don't be afraid!„(不要懼怕!)為題講道,提醒世界各地的教會要為公義和平的實現出聲出力,不要害怕任何的打壓。教會在任何世代都要成為弱勢無聲者的聲音(Voice of Voiceless)。聽他的講道深受感動。感恩禮拜結束後,我就向前跟他握手致意,並期盼今年台灣WHO宣達團五月中在日內瓦宣達活動時,也能順途拜訪普世教協總部,並且期待普世教協能為台灣突破長年來在國際社會的孤立發聲。他當場就答應,所以宣達團五月十八日當天拜訪戴維德牧師時,希望普世教協能夠替台灣在全世界發聲,以實現公平正義。戴牧師回應時強調人民的健康不應受任何政治勢力的干擾,健康與衛生對台灣很重要,他支持台灣人民的心聲。
馬英九執政七年多來,外交休兵、入聯國也休兵,難怪他「每天晚上都睡得很好」。而這次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中,中國代表也在台上發言,大肆宣傳中國對開發中國家的醫療援助與貢獻。但中國政府為何長年來還持續打壓台灣不能以正式會員國的身份積極對世界各個開發中國家的醫療援助與貢獻呢?對中國霸權的打壓,台灣不必害怕!(Don't be afraid!)。我們台灣國人及世界各國有良知的人士必須持續勇於發聲與出力,「得道者多助」,使台灣不再受中國政治勢力的干擾,終能突破國際孤立,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加入聯合國,與世界各國共同積極促進世界公義與和平之實現。這是台灣聯合國協進會成立11年多來所堅持的信念與行動。願有更多人樂意參與,共同打拼到底才會贏!!
反對國民黨為特定政黨利益護航、削足適履的修憲主張!
反對國民黨為特定政黨利益護航、削足適履的修憲主張!
立法委員 陳其邁
目前因為國民黨民調低迷、執政無能,可能失去政權,所以朱主席不斷宣稱要修憲回到內閣制,但民調多支持總統直選,所以國民黨目前意圖用「閣揆同意權」的修憲主張來綁住未來新的政府!但是若是時空移轉,四年前就實施閣揆同意權,也無法解決江內閣、馬政府執政無能的問題!人和制度的問題不能混為一談。國民黨將修憲此等大事淪為整人工具,替特定利益護航,充滿政黨考量,我們反對這樣削足適履的修憲主張!
國民黨因為朱立倫主席不選總統,就支持恢復閣揆同意權。而假如國民黨2016有勝選機會,還會支持嗎?為什麼這七年來,朱主席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等職務期間,都對閣揆同意權沒有意見?國民黨屢次引用朱立倫岳父、「國丈」高育仁擔任董事長的21世紀基金會民調,表示民調多數支持閣揆同意權,但卻完全不提其他民調中內閣制並不受多數民意支持,而且多數民意仍然支持總統直選!這完全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也戳破了朱立倫修憲的假面具!
我們反對這樣削足適履、為解決國民黨內部的爭端而發動修憲的主張!國民黨引用的民調更淪為操弄的工具,證明朱主席和「國丈」的個人意志!
<「笨蛋!問題在國會!」 綠反對閣揆同意權>
2017年亞洲會變成火海一片嗎?
2017年亞洲會變成火海一片嗎?
北美政治評論家廖東慶
美國智庫日前指出在亞洲區域的東海及南海,在2017年很有可能會發生戰爭。這不是預言或者是危言聳聽。由於中國並不是民主自由及注重人權的國家,這反而是變成很有可能會發生的事了。如果中國從未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的話,今天仍然在一窮二白的狀況下,中國至少會安份守己一點,不會蠢蠢欲動。但是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富有的國家,卻變成有錢就能任性,然後就開始胡作非為。這是中國人的民族性格,能屈也能伸,它還自以為是全世界最聰明的民族,相對的也自視堪高。但是相對的來說,自卑感也相當重。中國並不是一個什麼東方的神秘國度,它只不過是個全球最古老的極權且專制的獨裁統治國家而已。
今天球是在中國的手上,而不是在美國或日本的手上。中國外交部公開向全球說,南海是屬於中國的。它還敢裝成一副振振有詞的模樣說著,而且還說南海九段線是承續前朝政府而來的。它所說的前朝就是指被它滅亡的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是個厚顏無恥的政府,是中華民國打敗了日本了嗎?中華民國是戰勝國嗎?通通都不是!如果不是美國打敗了日本,中華民國早就不知亡國到那裡去了。日本在二次大戰第二年
(1943年) 在中國土地只留下80萬日軍,絕大多數的兵力都調到太平洋戰區和美軍作戰去了。而中華民國的部隊總人數超過8百萬名官兵配備美式裝備,中日士兵的比例是10:1。如果再加上共產黨所說的上千萬名由共產黨訓練出來的敵後遊擊隊的話,比例上是已經超過20:1了,竟然還無法也打不赢區區只有在中國的80萬名日本軍隊。黃埔官校出來的軍官,不但百分之百都是飯桶,而且全都是癈物!請問中華民國的軍隊有參加太平洋戰爭嗎?沒有!但它又憑什麼擅自作主的來瓜分並設立南海九段線呢?美國從頭到尾都沒有承認及認可這南海九段線的存在。在2014年美國要馬英九放棄虛擬的南海九段線,竟然被馬英九拒絕!
今天中國就拿被亡國的中華民國所虛擬的南海九段線來自圓其說,這剛好可以說明中國正是一個蠻橫無理且又霸道不仁的極權統治的國家。美國要如何對付全球最黑心及最霸道的一對中國兄弟呢?我們覺得這並不是件難事。今天暫且不討論,日後會再向各位報告。美軍必須儘快把百分之80的海軍的軍力從2020年提前到2017年的6月之前,來提早部署完畢。這也是能打勝戰的不二法門之一。尤其是中國計劃在南海以造陸方式來創造沙土長城,在7個島礁上以抽沙覆蓋現有珊瑚礁的方式人工造陸,並加長跑道,可以用來起降各型號的戰鬥機,並實質控製整個南海區域的制空權。
南海也可以說在兩年後將會進入隨時「一觸擊發」的氛圍之中。如果中國真的想開戰的話,美國和日本及東南亞的盟國都已經準備好了。美軍也將會在菲律賓進駐8個海空軍的基地,可以南北調兵遣將的來支援南海爭端。往北可以馳援台海戰事。第一島鍊如果守不住了,第二及第三島鍊更不可能會守得住了,所以無論如何美軍一定要傾盡全力來守住第一島鍊。台灣島將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地方。無論如何,我們建議美軍全面再回駐台灣島,因為中國絕對不敢對台灣發射地對地飛彈的襲擊。如果它敢對台灣採取攻擊的話,一來那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就會以中國為主要敵人,它還敢登陸台灣嗎?二來台灣人民才會真正了解到美國才是台灣人民的好朋友!
國家的高教辦學政策
國家的高教辦學政策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楊其文
台灣的高等教育問題,隨著少子化的影響,逐年浮上檯面。招生的困境或多或少帶給各校壓力與隱憂。過去大幅開放,導致全台設置一百六十多所大學的政策,不須再來批判檢討。但對於現行政策的推動與考核,是否適當合宜,主事的教育部不能卸責更要慎重辦理。尤其就專業認知的考量,根本無法用一個表面的量尺標準來衡量。舉例來說,過去太注重科技形式表象的SCI;SSCI;TSSCI的期刊登載,導致冒用自創審查的現象,前教育部長為此下台的殷鑑不遠。尤其以科技類期刊書寫的荒誕標準,一併作為人文藝術類的審查參考指標,不但不倫不類,牛頭不對馬嘴,更是人文社會學者在在批判的話題。
國家資源短少之後,教育政策改以申請頂尖大學作為衡量標準,結果淪為具備規模大學的專屬經費配額。沒資格或規模較小的大學改以申請卓越計畫來獲得較小規模的補助。以本人服務的台北藝術大學為例,本校培養的是藝術類別的創作人才,以從事文化藝術專業導向為主的培育學校,是代表國家文化形象與藝術修養的學府。我們是製造藝術家的園地,而不是以經濟掛帥,創造產出數值,利益規模為導向的學用合一或產學合作的學校。今年由於高校政策改以輔導技職院校為主的學用合一政策,讓不懂文化藝術的委員,用不適當的評量標準,來檢視辦學績效優等的北藝大。這個荒謬又不對等的決策,讓我們失去十年來風評良好的卓越補助,推動多年的持續性計畫,人力、心力不得不嘎然而止。
依據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副總幹事黃仁竑表示,今年有9萬71人報名個人申請,經兩階段甄選後,具統一分發登記資格有5萬2969人,最後共計有4萬6777人獲得分發。今年個人申請入學,僅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招生100%,其他學校都未招足學生,總缺額計8537人,較去年增加2354個,頂尖大學缺額也不少。這個數據雖然證明北藝大超優的辦學績效,但是在經費與博士生的招收名額還是要跟著其他院校一起被統刪。我認為藝術教育不應有特定的成本考量或經濟產出量表。藝術帶來的價值是直接對社會的文化發展,開創移風易俗的影響與價值。一個國家若缺少藝術家來創造當代藝術的發展,當然就不會有代表性的文化風貌與特質。北藝的招生一向良好,主管主事者要下鍘刀,應該要有認識準則。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陶德.羅斯(L. ToddRose)最近來台演講,他創辦的非營利組織「個人機會中心」掀起學習革命,希望打破教育「平均化」迷思,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最適合的環境下展現潛能。他說「很多被標籤的學生不是不聰明,只是無法在體制內展現天賦」。目前公立學校的設計思考,是19世紀工業時代產物,以平均值概念設計體制來實踐教育,比如各年級要學會多少單字等,「單一尺規、取向的評量方式是不合適也不客觀的」,「教育需要像可調式座椅,每個人坐上去都可以依自己需求調整。」但他誓言「改變不容易,但一定要做。」
台灣高教問題之一是多年來政策不連貫,高層人事更迭過於頻繁,以致缺乏中心價值,缺乏常態發展,過度遷就社會病態的價值觀。所以過去一昧注重升學表象,輕忽技職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必要人力與產值的影響。等到偏離過多人才斷層了,才急速轉向,一窩蜂的撲向技職教育平台。至於需要長期耕耘,累積深沉文化底蘊,代表文明社會進步力量的人文藝術類,依然持續在齊頭式的均分,假平等,妥協的現狀下,等待果陀!
北藝大的辦學特質,多年來執行的就是特製化的師生個別輔導教學系統。也因為這樣的辦學方式,在國內外廣獲好評。但是北藝大並沒有足夠的經費來創造更大成效的機會,我們在艱辛的預算夾縫中生存。
我認為不論是學術、技職或藝術創作類別,國家應該有明確的政策,每一領域至少要培養一個可以代表或展現國家實力的大學院校,用白話文說:就是端得上檯面的領頭羊。具備指標型特質,可以代表國家標竿領域兼具整體形象的學校,不管政府財政有多困難,每年都編有預算,持續扶持這些重點院校,讓領先的院校可以跟世界並駕齊驅,並作為國內楷模。因為教育政策不能用擠奶水的方式,而是基於長期又穩定的發展政策為考量,是一套完整的長治久安的公共政策,可以順應時代不斷應變的調整又兼顧均衡以及前瞻的視野。
莫迪率領印度跟中國爭高低
莫迪率領印度跟中國爭高低
曹長青
中國和印度常被人們比較,這次印度總理莫迪首訪中國,更觸發國際學者探討此點。因中印都是第三世界大國,都起點低、人口多,在經濟和制度上又各有千秋。中國經濟超過印度(無論經濟規模還是人均收入等),但印度的憲政民主則一直領先(經濟也在奮起直追)。哪個更有後勁和前景?人們眾說紛紜。
去年印度大選,在野的人民黨獲“橫掃般勝利”,主張自由經濟、被稱為“印度撒切爾”的莫迪出任總理。很多觀察家有一致預感,印度將發生重大變革,在跟中國的爭雄中,籌碼劇增,令世界矚目。
對印度自身來說,莫迪當總理將產生兩個直接影響:一是打斷了尼赫魯家族(主導國大黨)的世襲政治。印度獨立後60多年,國大黨執政了近50年。僅尼赫魯和他女兒英迪拉.甘地當總理就有32年之久。莫迪的人民黨大勝,對印度的世襲政治是重大打擊,預示著尼赫魯王朝開始崩潰,印度政治進入新時代。
另一個影響更重要,莫迪總理明顯將改變尼赫魯們熱衷的社會主義,而把印度帶向真正的市場經濟。這也將在“中印模式”的比較(爭論)中,為支持印度派提供佐證。
支持中國派一向強調,中國不管是怎樣的政治制度,但經濟發展了,人均收入等都超過印度;印度再民主,但經濟卻落後(中國人均GDP是印度四倍),甚至由此認為民主無用、經濟指標萬能等。
事實上,印度經濟的落後恰恰不是民主(制度)造成的,而是尼赫魯家族推行國有化、大政府、大鍋飯的社會主義政策的惡果。尼赫魯曾公開說“利潤”這個詞是“骯髒的”,以反商著稱。英迪拉.甘地當總理時,印度的邊際稅率高達97%,國家壟斷經濟,民營企業被窒息。人類歷史早已證明,國營是災難的同義詞。經歷過毛時代的中國人,更知道國營化、計劃經濟、大鍋飯等帶來什麼。印度的一窮二白,也是這樣來的。
中國的鄧小平掌權後,為避免蘇聯式崩潰,進行經濟改革。所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羞羞答答地走向資本主義,結果中國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印度在同時期,仍是尼赫魯們的國大黨掌權,基本是走老路,只是迫于形勢,做一些小規模改變。但即使如此,印度經濟也產生了以往無法比擬的發展。
但這次不同了,莫迪上台後,不僅是政黨輪替,更是理念變革。莫迪清晰明確地要走他在擔任13年州長期間推行、並成效顯著的市場經濟。這會使印度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在和中國比較時,印度的短處將縮小,長處會凸顯,主要因為這樣幾點:
一是印度有充足的勞動力。中國的一胎化政策已惡果呈現。目前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的快速發展期,預計今後十年中國18到40歲之間的人口將減少一至三億。相比之下,印度更是年輕的國家,人口中40%在18歲以下,今年底20歲以下的人口將占到印度總人口的55%。人口和年輕勞力的多寡,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印度的勞工便宜。當年很多外資湧入中國,因有廉價勞動力。但經過30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提升,現在沿海發達地區的勞工(制造業成本)已跟美國南部的州相差無幾。而印度的勞工則像中國開放改革初期那樣便宜(這從印度人均收入只是中國的一半可看出)。
三是政策優勢。人口年輕和勞工便宜這兩項印度一直都有,但尼赫魯們走社會主義,使這些優勢無法顯現。現在莫迪要走中國式經濟改革之路,這個“低成本”就會展示成效。水往低處流,商人往低成本走。這是商業鐵律。
莫迪宣布參選後,西方就向印度股市注入160億美元,主要是看好莫迪當選後的印度經濟前景。莫迪出任總理後,更多外資湧入印度,不僅美國和歐盟,尤其日本的投資更靻D。從幾年前開始,日商就已從中國撤資,而轉去印度。因在中國投資,不僅有官僚腐敗(敲詐勒索),成本增高,還有中國憤青們動不動“反日”,燒毀日本汽車,砸毀日企等。日商跟台商不同,反正他們也不會中文,還不如到印度投資,那裡沒有“反日”,莫迪推行市場經濟,他們照樣能賺錢。所以《富比士》雜志說“莫迪當選,中國是輸家”,就是看到這種前景。
四是制度優勢。中國經濟被稱為“盜竊經濟”,因很多貪官乘機瓜分國家財產,中飽私囊(每年貪官轉到海外的資金高達百億美元)。印度當然也有官員普遍貪腐的現狀,但因有定期選舉的制度性制約(國大黨因此下台),還有自由媒體(新聞和言論自由)的監督,更有獨立司法的制裁,所以印度的貪腐沒有可能達到中國那種程度。印度走自由經濟之路後,民主體制的優勢會更加顯現。而這反過來又促使經濟發展。
五是領導人優勢。無論民主還是專制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氣質和政策,都對國家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在毛時代,一窮二白;而鄧小平當政後則發生巨變。民主的英國在撒切爾夫人當選前,經濟衰敗到被稱為“無法管理的國家”,但撒切爾在位11年,實行充分市場經濟政策,使英國成為整個歐洲經濟最好的國家之一。美國也如此,信奉市場經濟的里根總統執政8年,為美國帶來長達110個月的經濟擴張(繁榮)期。今天,被稱為“印度撒切爾”(華爾街日報稱莫迪為印度的里根)的莫迪擔任總理,很可能也為印度帶來這種“巨變”。
當然,跟中國相比,印度還有很多劣勢:比中國貧窮,文盲多,女性教育(和從業)比例低,基礎設施差,通訊能源等也都落後于中國。另外,尤其糟糕的一點是,因印度曾是英國殖民地,無數印度知識分子有反英、反資本主義,反整個西方的民族主義情緒;這既是尼赫魯家族的國大黨的輿論支柱,也是煽動(誘騙)印度窮人支持社會主義政策的根基。事實上,印度的貧窮落後,其知識精英要負主要責任,他們滿腦子的社會主義烏托邦,害苦了印度。印度知識分子是世界最壞的群體之一。莫迪總理要戰勝這些,還是一場相當艱巨的戰爭。
但不苟言笑、嚴肅認真,以“能把事情做好”著稱的莫迪,能在他領導的古吉拉特邦打贏那裡的“戰役”,也完全有可能在整個印度打贏這場“戰爭”。在同樣左派雲集的英國和美國,撒切爾和里根都成gong過,人們有理由相信,莫迪也同樣可能成功。
一個強大繁榮的印度崛起,不僅是印度人民的福音,對中國人來說也是幸事。因為不僅使御用文人的“民主無用論”更加破產,同時,在今天全球化時代,繁榮的印度也將促使中國經濟發展(中印貿易),並推動世界經濟(印度經濟已取代日本,排世界第三:美國,中國,印度)。以莫迪的清晰理念和魄力,他很可能因這一屆成就而連任(5年)。那麼今後10年,印度將進入“莫迪時代”,世界也有可能進入“印度時代”!
2015-05-27
http://www.caochangqing.co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