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頭曹公圳護城河澄瀾砲台與鳳儀書院
陳順勝 醫師
2000年為搜集台灣醫學史資料,並探望從彰化基督教醫院退休回英國的蘭大弼(Dr. Landsbrough),我到倫敦並在蘭醫師的介紹下,我前往倫敦大學亞非研究中心(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uies),在那兒有英治時期,台灣所有的文書與影像,我找到這張珍貴的十九世紀末埤頭(Pi-thau,當今之鳳山)相片,應該是澄瀾炮台與護城河的老照片,一直到上週我才完成確定這是澄瀾炮台與護城河的古董相片。
澄瀾炮台與護城河;清朝康熙年間開始統治台灣,在左營興隆莊設鳳山縣城,乾隆51年(1786)發生林爽文事件,南部莊大田響應,攻破鳳山縣城,官民死傷甚多。乾隆53年(1788)事平後,官民協議在鳳山下陂頭街建新鳳山城,設置6座城門,同時在城門上建城樓及砲台,隨著歲月的流失,城門僅存東便門,砲台也僅存訓風、澄瀾、平成等3座砲台,雖然同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但損毀日益嚴重,重新整修重見古蹟風貌後,應是假日休閒尋幽的好去處。
澄瀾砲台位於位在鳳山市復興街、立志街口,也就是鳳山國小操場左方角落。鳳山國小後門角落,屬縣城西南隅,呈不規則八角形,牆體為二糯八糊、黑糖汁、蚵仔殼灰等合而為一的三合土疊砌而成,花崗石匾額曰「澄瀾」。
澄瀾砲台外側一段約8台尺高卵石混合疊砌的短牆,為光緒18年重修城牆殘存的一角,但都已毀壞倒塌,只餘下不到2公尺的城牆可供憑弔留,有數處供長槍射擊的「銃孔」,砲台位置並不顯眼,且被一座土地公廟掩蔽,不仔細尋找很容易忽略。
當時曹公舊圳除了有助於農業之外,還有防禦鳳山城的功能。鳳山的護城河,是曹公圳舊圳於縣城的一部份。護城河分為內外兩部分,內部的護城河又稱為內濠溝,環繞鳳山縣城外圍,現僅存火車站到澄瀾砲台段,及訓風砲台接鳳山溪的一小段。當時主要是供農民引水灌溉水稻等農作物,近年因家庭、工廠排放廢水,使曹公圳臭氣四溢。慶祝鳳山建城220週年,鳳山縣城護城河重現在世人面前。
清代鳳山縣地區最早的書院是位於興隆庄舊城,即今左營舊城城北文廟左側的屏山書院,康熙49年(1710)由知縣宋永清興建,屬義學性質。雍正4年(1726),知縣蕭震遷移至城內重建,始成書院規模。
清代鳳山縣地區最早的書院是位於興隆庄舊城,即今左營舊城城北文廟左側的屏山書院,康熙49年(1710)由知縣宋永清興建,屬義學性質。雍正4年(1726),知縣蕭震遷移至城內重建,始成書院規模。
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引發莊大田等攻毀舊城,屏山書院也毀於一旦。乾隆53年(1788)間,欽差大臣福康安鑒於舊城殘破不堪,奏准將縣城遷移至下埤頭街,今鳳山區,是為鳳山新城。
此後,新城在地方政府和士紳的建設下,取代舊城而為政經和文教中心。鳳儀書院即為文教中心的具體象徵,是另一在鳳山被遺忘的國家三級古蹟。嘉慶19年(1814)吳性誠攝理鳳山知縣,鑒於縣治遷移至新城之後,卻遲遲未有文教組織,為了提振文風,乃向地方士紳倡建書院。由地方官員與紳民共同籌措資金,並由張廷欽負責整體的興建工程。書院落成時,奮社將歷年累積資產約四千餘元,捐充書院的膏火。緣此歷史背景,鳳儀書院初期的建築格局,前有講堂為主要授課空間,後有廳事,祭祀文昌與奎星、倉聖等神位,並建敬字亭於講堂左側。光緒17年(1891)曾由舉人盧德祥重修。鳳儀書院的規模共屋三十七間,正中廳事三間、左右官廳房各二間、兩廊學舍十二間、講堂三間、頭門五間、義倉九間、聖蹟庫一間,乃現存全台規模最大書院。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大力推廣新式教育體制,書院因而日漸沒落,屋舍逐年殘破。戰後,屋舍相繼被租佔戶所用,書院格局嚴重受破壞。1985年11月13日指定為三級古蹟,文化局取得土地使用權後,便辦理佔住戶遷移,並於2009年年發包整修,已於2013年完工,現正進行再利用展示策展中,待開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