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圍城悲劇》:台灣史的第一個劇本
蔡百銓
第一部以台灣歷史編寫的劇本是甚麼?是否1715年出版的日本近松門左衛門《國性爺合戰》?非也。這本能劇/歌舞伎劇本寫的是鄭成功在唐山反清復明的事跡,還未提到台灣。正確答案應該是1770年約翰尼斯·諾姆斯(Johannes Nomsz)完稿、1796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版的《福爾摩沙圍城悲劇》(Antonious Hambroek,
of de belegering Van Formosa)。書名的原意是「福爾摩沙被圍攻時的韓布魯克」。
日文與中文譯本
此劇1933年出現日文譯本,2013年出現漢文譯本。荷蘭文原著以韻體文書寫,日譯與漢譯改為散文。日本時代山岸祐一翻譯為〈悲劇
臺灣の攻圍〉,1933年連載於《臺灣時報》一月到五月號。代山岸祐曾經任教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前身),自從1935年起擔任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兼外務部的囑托特約人員、日本荷蘭大使館顧問等職,乃是當時研究荷蘭印度殖民地的政治與經濟方面的專家。2013年王文萱重譯為《福爾摩沙圍城悲劇》,陳瑢真導讀,翁佳音校注。320 頁。
內容
此書講述荷蘭人治臺的最後階段,特別是關於新教牧師韓布魯克(A. Hambroek)的事蹟。1661年4月30日 鄭成功率艦攻入鹿耳門港,登陸今永康區洲仔尾。5月4日 普羅民遮城荷蘭守軍投降。5月24日 鄭成功派遣韓布魯克牧師前往熱蘭遮城,勸誘荷蘭總督揆一投降。但是韓布魯未勸降,反而激勵荷蘭同胞繼續奮戰。他說「...我很清楚,我說這些話是在宣判我自己的死刑,但我絕不會因害怕而忘記我對上帝與公司的義務」、「殘忍的國姓爺一定會找理由殺害所有被俘虜的荷蘭人」、「屠殺荷蘭人來祭拜他所膜拜的撒但」等。
《臺灣城日誌》佐證
《臺灣城日誌》1661年5月24日 條記事,提及當日黃昏五點多時,韓步魯克牧師與普羅文遮城法庭議會秘書歐瑟偉與承天府(普羅民遮城改名)新長官楊朝棟三人騎著馬,在兩名通事的步行陪同下,前往熱蘭遮城勸降。
他們從普羅民遮城出發,往南走到鹽埕瀨口稍南,涉水再折往北走。途經畜牧羊隻兼有崗哨的羊廄,也許是在四鯤鯓一帶。然後到Utrecht碉堡,就是現在安平古堡旁的公墓停下來,等城裡的人出來迎接。但城內荷蘭守軍只答應讓韓步魯克牧師一人入城,楊朝棟與其他人則到臺灣街內等候消息。
《臺灣城日誌》記載隔天5月25日 天未亮,牧師尚在熱蘭遮城內。鄭軍罔顧談判慣例,突然發動重砲轟炸,荷方回擊,砲火猛烈半天。當天戰役,荷蘭資料宣稱自己死傷十數人,鄭方傷亡近千。
清晨四點多,韓步魯克牧師走出熱蘭遮堡,回返承天府鄭營,遭到鄭成功下令斬首。翁佳音教授考證認為牧師應在八月中旬以後出事。當時除了牧師之外,還死了近千位東印度公司人員與眷屬與近萬名南明王朝士兵。朝代更換的戰爭期間,人們還可看到端午水仙尊王與農曆七月普渡慶典照常舉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