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這鬼影子

這鬼影子             李敏勇

銅像問題

挖土機轟轟作響
從排氣管
噴出黑霧
污染入夜的天色

工人們
努力將銅像的基座剷開
好讓大吊車將阻礙出路的重金屬
連根拔起

這鬼影子
已占據路口數十年
混淆著視野
干擾著景象
它懸盪在半空中
等待
垃圾車
運走

曾經
它蹂躪島嶼的歷史
它踐踏島嶼的心
以火紅的烙印

道政治的幽靈
仍然搖晃著島嶼
世襲的權力
牢固的布局

懸盪在夜幕裡
它的舞台已經消失
但角色仍然僵持
乾涸的眼神在霓虹搜巡

而工人們
堅持把它吊走
從緊扼我們城市的出路
讓它消失  (一九八九一)


一九八七年解除戒嚴統治後,台灣社會的自我解放力量顯現在各種社會運動。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但其牢結是政治的,緣於殖民體制中國意理的專制性,從二戰後一直宰制著台灣。
  但是,為了實用,有時候可以移走蔣介石銅像這種政治象徵的構造。〈銅像問題〉這首詩,緣於台北市敦化南北路與八德路口圓環蔣介石銅像的拆遷,拆遷是為了改善交通問題,而不是去除宰制力量。
  拆除作業進行時。挖土機、怪手在現場作業,轟隆的聲音出自機械的馬達聲。電視新聞在現場報導,著重於改善交通的課題。但是,挖土機在現場的作業提供另外的想像,是一種改變。
  重金屬銅像盤據在路口,不只這裡,在島嶼的許許多多地方。看到工人們剷開銅像的基座,大吊車吊起銅像放置在大貨車上,那樣的景象彷彿某種革命的場景。
  希臘導演安哲普羅斯的《尤里西新生命之旅》,有一個場景是航行在多瑙河的平板拖船,有巨大的列寧頭像躺在那兒。同樣在一九八O年代末期,這樣的政治風景連帶在一起,解構著宰制性的政治力量。
  怎麼看蔣介石銅像?怎麼看二戰後的國民黨中國體制?數十年來占據在路口,對於人民的視野與景象都極盡混淆與干擾的蔣介石銅像,在黑夜裡就像鬼影子,是一種威脅的象徵性力量。現在它被吊在半空中,等待垃圾車移走。這種觀察,當然帶有批評。
  一九八九年,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已逝,但蔣家的力量仍在。在民主化的變遷中。蔣介石、蔣經國延伸的子嗣在中國國民黨的黨國體制裡,蠢蠢欲動,影響台灣的政治發展。
  遷移蔣介石銅像的施工現場彷彿呈顯一個政治舞台,每一個過程都像在演繹歷史,移走蔣介石銅像,但政治幽靈仍然存在。夜晚、霓虹燈閃爍在那個原來有蔣介石銅像的圓環。
  移走是必須的。想像工人們堅持吊走蔣介石銅像,要讓它消失,要給我們的城市生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