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在美國退出後,台灣怎麼辦?
阿湯哥 (曾留美多年主修財經,為自由台灣黨終身義工)
TPP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台灣經濟部稱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成員國原有12個國家,計有澳洲、汶萊、智利、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祕魯、紐西蘭、新加坡、美國、越南;此為橫跨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這12個國家整體的經濟規模高達28兆美元,約佔全球生產總值的36%,還高於佔全球經濟生產總值23%及26% 的歐盟 (EU)和北美自由貿易區
(NAFTA),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區域整合經濟體。其中,目前全球第一大、第三大經濟體的美國與日本原本同為TPP成員與發起國之一,但美國方面近日在川普總統就任後決定退出而不參與該組織,故出現了相當重大的國際情勢變化。TPP原本樂觀地預計可望於2017年生效。該程序為TPP需在12國會員內有6國 (過半數) 國會通過,或者佔TPP整體會員GDP 85%的成員完成批准程序 (此和美、日的態度息息相關,乃為最關鍵的主導因素)。換言之,美國與日本兩國勢必要完成國會批准TPP程序;若其中之一方喊「No」,TPP將胎死腹中而變成夭折了。紐西蘭、加拿大等國面對民意反彈的因素,致使TPP未來在各國批准程序上恐將產生不確定性。至於後續如台灣、韓國、印尼、菲律賓等國家皆已表明有意加入TPP。美國之前亦曾表明TPP會檢視第二輪加入TPP的新成員國,將在智慧財產、勞工、環保法規及市場開放以及過去開放市場的履約誠信,做為評估接納新成員的標準 (註 [1])。
此刻在美國川普總統正式退出TPP後,勢必掀起了另一波的整合困難。筆者認為將有賴日本、澳洲兩大國的挺身而出,以持續運作TPP的國際經貿整合動作。台灣本來和TPP成員國新加坡、紐西蘭皆已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 ,並已生效。試問:未來若以「雙邊」經濟協定來取代「多邊」協定,台灣應當如何自處、何去何從呢?
由於中國本來就在主導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和原來美國領軍的TPP相互抗衡,等於宣告世界各國必須選邊站。究竟在國際經貿的競賽中要參加「美國隊」或「中國隊」的行列?基本上,台灣不是主權國家,注定被中國邊緣化,所以台灣根本不可能加入RCEP。至於屬於多邊協定的TPP,即使在美、日支持下,中國仍可能透過其他參與國的親中力量予以強力杯葛,排斥台灣加入。現在,美國川普總統曾明示將要以雙邊經濟合作來替代多邊協議的TPP。換言之,台灣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未來只要美、日兩國直接同意即可,這樣將可直接擺脫中國之阻擋、約束。這是「機不可失」,給予台灣可能和美、日兩大經濟大國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的絕佳機會。之前台灣曾和他國簽訂的雙邊經濟協定,其中以中國的ECFA為代表作。這是變相在出賣、傷害台灣的不平等協議,內文包裹著政治目的之經濟協議。因為中國共產黨「以商圍政、以民逼官」,企圖吞併台灣的野心從未放棄過。該協議對台灣政經的傷害無限,造成台灣的產業外移、薪資一直無法上升、工作機會流失,多年來始終圍繞在台灣內部。假若我們日後能和美、日簽署FTA,當可透過協商,找出共創雙贏的模式。除彼此可以互補外,還可藉由先進美、日提升台灣產業技術層次,降低先前ECFA帶來的「磁吸效應」衝擊。未來美國川普總統可能將會「政策性」的要求中國進一步開放其國內服務業等市場,以降低當前中國對美國每年的大量貿易順差金額。此舉將有利於中國當地的台商企業。如果中國不順從美國的談判,美方恐將實施貿易報復而予以調高關稅。此舉必將加速衝擊、降低中國的經濟成長,以弱化其對台灣的隨心所欲「文攻武嚇」。
我們藉由當前的諸多時事觀之,世界歷史的巨輪近期來一直在往台灣有利的方向轉動中。舉凡中國內部的經濟日益低迷不振、日本集團自衛權之立法、美國川普總統之當選等,都是對台灣有利之發展情勢。加上,美國日前宣布退出TPP也是天大難得的良機,給予小英政府進行美、日經貿合作雙邊會談的可能性。筆者認為在傳統認知上,台灣當走「遠中國,親美、日」的國際外交路線,因為中國一日不實施民主,對台灣主權存有侵略的意圖,恐難真正「落實和平,共創未來」的可能性。因此,小英政府若是無法把握機會,努力開創新局,將嚴重辜負了再次政黨輪替的美意,並替台灣人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參考資料:
[1]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2016。國際:TPP正式簽署懶人包》TPP是什麼?何時生效?六大重點一次看懂,2月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