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湯潮勳_國銀中國分行風險攀升 肇因中國經濟不穩_1226


國銀中國分行風險攀升


肇因中國經濟不穩

阿湯哥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與「推動台灣公投入聯」理念之堅定支持者)


中國經濟不穩與美中貿易戰,確實已經滿城風雨,隱然成形中。今年1218日自由時報王孟倫報導:「雙重危機 國銀中國分行風險攀升」,指出本國銀行 (後簡稱國銀) 在中國分行的逾放 (Non-Performing Loans) 比,從90.02%100.72%,驟然飆升36倍,震驚國內金融市場。對國銀來說,日前就有兩大衝擊無法迴避,包括:中國經濟不穩造成當地企業的呆帳情況惡化,加上美中「貿易戰」的衝擊發酵,致使國銀中國分行勢必無法輕鬆以對,必須繃緊神經、嚴防其他的未爆彈。銀行業無論在國內或國外放款,難免都會有逾放的情況出現,為何這次國銀被中國企業 (後簡稱中企)倒帳,格外地受到關注? 首先,逾放比急速惡化,國銀中國分行10月逾放比創下史上第二高,且是突然急速翻高,遠高於國銀整體的平均逾放比;其次,若檢視10月逾放比集中來自4家國銀中國分行,包括:台銀、兆豐、彰銀及中信銀,其中「公股」銀行就佔了3家,公股銀行在中國倒帳事涉極敏感性,無法輕輕掠過,必定引起追究聲音。第三,國銀在中國分行向來採取更高的監理標準,相較於其他海外分行,像較嚴格的放款備抵呆帳提存比率。換言之,國銀在中國分行應更為謹慎,若踩到大地雷、貸款恐無法收回。中企倒帳問題恐怕不會是「零星個案」,筆者推估在明年中國經濟在美國川普關稅課徵後,恐會如骨牌效應般正式爆發出來。根據統計中國當地銀行的逾放比是逐年惡化中,從20130.59兆元人民幣,節節升高,截至今 (2018) 年第三季已高達2.03兆人民幣,增加比例約為2.44倍。由此觀之,中國金融市場的情況確實不佳,而美中貿易戰也致使部分中企營運出現問題,一旦無法支撐時,必然無力償還借款,將導致國銀紛紛中彈、風險大幅攀升,因此無論主管機關、金融業者與投資大眾,都不能輕忽未來可能就在明(2019) 年的中企倒帳危機。

今年1220日自由時報王孟倫報導:「國銀在中國風險過高?立委質疑:獲利與曝險不成比例」指出,民進黨籍立委吳○○今天在立法院質詢表示,國銀對中國的「曝險部位」高達1.8兆多億元,但今年前10月獲利僅31.8億元,等於僅佔千分之2,根本不成比例;金管會顧主委回應,對於國銀在中國分支機構有採取嚴格控管,例如:一旦有逾放出現,國銀馬上就會用盈餘打消壞帳。根據金管會資料,國銀在馬政府時代、自201012月第1家台資銀行上海分行開業迄今屆滿8年,目前有23家分行與5家子行,在中國營業據點總數已達74處。其中,2016年、17年及1810月底國銀在中國分支機構(分行及子行)(單位:新台幣) 的稅後盈餘分別為20.19億元、42.68億元及31.81億元 (近三年合計約為94.68億元)。立委吳○○質詢表示,國銀今年至今帳面在中國分支機構的稅後盈餘僅是31.8億元,但國銀對中國的曝險部位高達1.8兆多億元,簡直是車水杯薪,呈現「高風險、低利潤」的情況;特別是中國經濟系統性風險有逐步升高的態勢,分行又無防火牆的機制;萬一出狀況,整個火就將會燒回台灣母行。顧主委表示國銀對中國分支機構比其他海外地區採取更嚴格機制,像是要求國銀對中國授信的備抵呆帳準備提存比率應至少達1.5%等。此外,國銀在中國分行若出現逾放,要求馬上拿盈餘打銷,這也是中國分行逾放一直呈現很低的狀態,今年9月逾放金額僅3千萬元;對於相關風險,也持續密切注意中。吳姓立委認為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中國金融市場的風險正節節升高,建請金管會務要為台灣金融安全好好把關,並做好相關的監理控管。

今年1218日自由時報羅綺編譯:「中國經濟內憂外患 明年求穩」,指出中國官媒報導:近期將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由於當前經濟面臨內憂外患,明年中國經濟重點在於求「穩」字;預計明年將延續積極財政政策與穩健貨幣政策的組合,政策將趨於「邊際寬鬆」,赤字比率可能會適度上調 (這不是好事也),至於貨幣政策則保持「中性偏鬆」。中國經濟受到美中貿易戰的衝擊,下行壓力加大,也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與各種「週期性、結構性、體制性」等問題交錯下,市場期待政府持續加碼「穩成長」(此效果恐日趨不彰或有限)。為保持經濟平穩成長,需要結合國內外形勢,以提振消費、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加速改革開放,但有「國進民退 (收歸國有、減少民營)」的反向情況發生。明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可以適度地擴大,讓財政赤字比率適度上調 (這是延遲死亡的消極做法,終將爆發債務危機);此外,需打造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以支撐實體經濟發展。政府應留意外部動向,即時採取應對措施,同時也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穩」,筆者認為中國當局雖意圖求穩,恐不易也不會穩。預計明年出口對經濟成長的拉抬作用將會降低,要讓經濟平穩運行需要推進各領域的改革,以形成強大的內需市場,帶動其經濟成長力道。若干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具體政策,將會陸續出台。受中美貿易戰等眾多阻力必定加劇中國經濟風險,明年中國經濟成長目標無法樂觀,應下調至6.0~6.5%,創下1990年以來的最低;2018年的成長目標設定在6.5%左右。

今年1217 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 K. Bradsher & Ainin Tang報導:「中國經濟急劇放緩,習近平面臨嚴峻挑戰」一文,得知以廣東製造重鎮的東莞市來說,消費者與企業正失去信心,汽車銷售大跌,房地產市場動盪,而若干工廠已經提前給工人放假日前在距離春節還有兩個月。近月來,由於中國經濟成長率大幅下降,應是習近平在其執政六年以來遭遇最大的艱鉅挑戰。在國內面臨沉重的債務負擔等;在國際舞台上,美中貿易戰加劇,中國被迫對美國做出讓步。中國經濟在內外夾擊下,工人工作崗位消失的嚴重程度異於以往。東莞燈具廠有近三個月的無薪假,大幅削減工資、縮短工時。由於中國經濟數據的不可靠,聽說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數據暫不公佈,故很難有效衡量經濟趨緩的程度;有跡象表明,中國的問題正變得嚴重。中國官方日前公布月零售總額與工業增加值呈現意外地疲軟,給予全球股市帶來壓力。此次中國經濟趨緩為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危機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當時中國被迫注入數美元,以防止經濟脫離增長軌道。此刻襲擊中國的暴風雨將是多年來最強大的,估計其經濟增速甚至低於金融危機期間。


過去20年來,中國由於飛速增長的經濟,給予中共領導人一個更大的平台。自中國首次尋求加入世貿組織並舉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以來,北京一直無需向華盛頓或其他世界大國尋求幫助。長期以來,作為一股增長動力與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一支穩定力量,中國在談判中大體上都處於優勢地位。習近平日前空前地鞏固對中國政治、社會生活與經濟的控制。今年他取消任期制的限制,讓自己成為終身主席。儘管和美國的貿易戰提供一隻易尋的替罪羔羊,但公眾對長期經濟下滑的指責最終可能會落到他身上,政府已經下令審查經濟方面的壞消息。貿易戰的陡然升級,將會嚴重損害中國經濟。川普總統覺察其優勢,中美貿易戰致使中國經濟增長嚴重地低於預期,其經濟減速始於關稅徵收以前,但關稅損害企業與消費者信心,若繼續徵收或加重將更為受挫。由於中國政府對重要行業與金融部門的嚴格控管,在面臨經濟下滑時,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擁有更多的槓桿來進行平衡。中國業已開始加大政府主導支出在過去曾拯救經濟的措施。為許多公路鐵路施工單位提供裝備,銷售額比一年前下跌50%。監管機構下令銀行向民營企業提供更多貸款,承諾對沒有裁員的企業進行補償。環境控制的執行力度正在減弱,方便污染工廠在繼續生產。若干經濟學家認為至明年年中,中國經濟增長將會有所改善。到目前為止,似乎避免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大規模失業;但刺激經濟的選擇,已經不像過去那麼的有效。中國未履行債務小幅、顯著上升,自金融危機以來採取的規定,中國銀行業管理人員對無法償還的貸款負有終身責任,致使他們對企業紓困益加謹慎。政府主導的支出增加龐大的債務負擔,將使這種長期拖累經濟增長的情況更加嚴重。

官方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截至第三季,中國經濟增長6.5%,正在急劇放緩中,外國投資上個月大幅下降。過去三個月的汽車銷量跌幅創下紀錄。房屋竣工面積 (為衡量房地產市場健康狀況的一項指標),今年出現大幅下滑。中國採購經理的情緒出現惡化。民間企業表示:由於需求放緩,他們正在削減工時;至於削減的部分原因是許多工廠之前處在滿載運轉中。在中國南方製造業中心的廣州與東莞,回家要比以前提早因而減少加班,經濟趨緩極為明顯。過去一個月休息两週,和以前非常的忙碌不同;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一個月才休息三、五天,現在則是無工可做。目前中國各地房地產開發商,普遍是現金不足。政府與私營部門調查顯示,僱主對僱用人數趨緩,跳槽者減少,反而現在怕被跳空。最大問題是在明 (2019) 年可能會發生在依賴對美國出口的沿海地區,許多銷往美國的供應鏈上皆積滿額外的庫存,因此美國進口商在未來幾個月可能皆會需要疲軟。中國勞工也很恐慌,害怕明年將碰到企業寒冬,最近工廠沒有接到訂單,老闆給了他們無薪假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