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台灣:人文胎死腹中,科技淪為代工

台灣:人文胎死腹中,科技淪為代工

蔡百銓
      
台灣科技發展缺乏深厚人文支援,如今已經陷入瓶頸階段,這是不少意見領袖的共識。而台灣人文早在戒嚴時期就已遭到扼殺,這顯然不是這些意見領袖願意面對的。不肯追根究底,如何對症下藥?  

1959年英國學者史諾教授(Charles Snow)指出,現代社會分裂為兩種文化 (The Two Cultures):科技(the sciences)與人文(the humanities)。我們不難想像 這兩種文化就像鳥之雙翼,必須均衡發展,國家才能展翅高飛。但是台灣的「人文之翼」從未長硬,如今台灣終於體認單靠「科技之翼」無法繼續飛翔。

2013年元旦馬總統在祝詞中,坦承台灣高科技「代工模式開始陷入困境」。稍早,也有一些意見領袖指出台灣科技發展面臨瓶頸、民主政治難以健全,關鍵就出在台灣缺乏深厚的人文內涵。問題是在戰後的台灣,科技與人文這兩種文化同時齊頭發展,為甚麼人文遠遠落於科技之後?

林百里: 人文素養不足

20129月林百里(廣達電腦董事長)指出,台灣科技業目前面臨的問題是缺乏創新與人文科學素養不足。他表示過去科技業多由工程師創業,沒有注入人文科學的精神。他說過去廣達替蘋果公司供應很多價值,但廣達本身無法做出這樣美的產品。台灣社會應該將美學、人文科學教育再落實。

作家 BRANDON  指出:賈伯斯(Steve Jobs)年輕時休學旁聽書法、藝術、美學,他也熱愛搖滾樂。後來他把這些人文因素的DNA,以各個角度放進蘋果的產品,甚至引起日後音樂產業數位化的革命性發展。

施振榮: 被砍斷人文的科技島
    
2012125日施振榮先生 (宏碁創辦人) 表示,非常後悔當年提出「科技島」概念。他說1989年當台灣全力發展高科技產業時,他提出「科技島」概念。1996年他改提「人文科技島」,但是人們仍然忽略人文。他指出台灣要有人文創新,才能走出代工。台灣要有自己的方向,才能擁有自主性。

 同月11日前副總統蕭萬長在台北科技大學演講,呼應施振榮的說法。他勉勵學生除了擁有科技技術外,還要培養人文素養,否則只是「匠」,不能稱為「師」。他說「沒有人文的科技不會成功」,這是iPhone成功的啟示。他指出沒有人文素養的科技或許會有發展,但是就像沒有根的樹,發展到最後會遇到瓶頸。這也是施振榮強調人文的主因。

陳長文:人文素養未跟上民主腳步

而在政治方面,同月17日陳長文律師感嘆台灣人文素養落後,妨礙民主政治健全發展。他說:「台灣的政治雖已臻成熟,與先進國家相比也毫不遜色。然而民主所必備的人文素養,卻並未跟上腳步。」

更早,林百里也曾經指出,唯有豐厚的文化素養已然形成,才有可能塑造出理想的民主社會。他說「歐洲的文化素養很高,理想的民主社會通常都有厚實的文化基礎,只有民智高的地方才會有優質民主」。的確,台灣人文素養貧乏,反映在現實政治上,就出現藍綠對壘或對決,互相毀滅。

欠缺人文,台灣憂矣!

20121219工商時報社論「欠缺人文關懷與使命感,台灣憂矣」指出,施振榮與蕭萬長「不約而同指向台灣欠缺人文素養,是未來發展的一大隱憂。多年來,台灣由學法者主導政壇,學理工者主導產業。人文二字往往被用來當形容詞或副詞。」人文不知道何時才能變成主詞?

 該社論詮釋人文素養與人文縱深:「『人文素養』當然不是表象的創意設計、賞析古玩字畫、閒時耕種有機蔬果那樣簡單。『人文縱深』讓人們能鑑往知來,體認世事的複雜性,具備同情同理心。遇到諸如環保對上發展的難題,才不致陷入01、黑或白的兩極對立。」 但是在台灣這種社會,鬥爭都來不及了,奢談甚麼同情同理心?而淺碟子文化能夠孕育出甚麼人文縱深?

培養人文素養與縱深,關鍵主要在於個人自身修持,與是否具備人文學科教育背景及學歷高低並無必然關係。受過教育(educated)不見得就具備人文素養(cultivated)。拿著刀叉,照樣吃人肉。

戒嚴扼殺人文

不管怎樣,人文素養與縱深主要仍得靠著人文學科培育。問題是台灣許多大學設有人文學院,為甚麼前述各領域專家卻都感慨台灣人文精神貧乏?為甚麼人文學院無法孕育他們期盼的人文素養與縱深,進而支援科技發展?但是把科技發展碰到瓶頸的現象怪罪於人文不彰,會不會是那些科技龍頭自我卸責的推脫之辭?怪異的是,廣大的人文學界居然無人出面辯駁,似乎默認他們的指控,還是他們連報紙都不讀或讀不懂、連國家社會都不關心。

台灣的人文是怎樣夭折的?人文學科通常是指文史哲,也有人添加藝術與音樂。人文學科首重思想與言論自由、創意、理想性、挑戰性、甚至叛逆性。但是戰後國府入台,摧毀日本留下的文化遺產。後來戒嚴卅八年長達兩個世代,已把上述人文教育的必要因素摧殘殆盡。把神趕走,把廟擴大。而廟裡大致上黨棍與神棍不斷近親繁殖,以明哲保身、自我隔離國家社會自勉,蔚為傳統,終於形成如今這種不食人間煙火局面。請教人文學院成立宗旨是甚麼,有幾個人能夠答得上來?人文的最崇高境界或許可以說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不關懷人類(human),如何稱為人文學者(humanist)

如今台灣連高科技代工都「開始陷入困境」,而人文學界未瞥見思想家與大師身影,只看到眾多博士與教授熙熙攘攘。大學校長也從未見到人文學科出身者,而教育部只關懷科技與技職教育。這是典型的唯物主義,戒嚴遺禍。

前述那些科技界領袖口沫橫飛,憂國憂民。但是試問他們在那段漫長戒嚴時期,可曾跳出來為人文與民主講過一句話?現在他們卻抱怨人文學界未能提供後援以便讓他們更賺錢。他們都是財團頭頭,享受超低稅率特權。既然如此關懷人文,可否撥出一點零頭來從事人文建設。奇美許文龍先生也享受超低稅率特權,但是他出錢興建博物館回饋社會。

沈政男:人文沃土開出科學花朵

科技是筋骨,人文才是靈魂。靈魂不存,剩下的只是行屍走肉。台大校友沈政男醫師重提故傅斯年校長遺訓,期勉台大校長加強人文教育。過去傅斯年高談「貢獻於宇宙的精神」,如今聽來宛如不食人間煙火的宇宙外星人。

沈政男醫師指出,人文沃土才能開出科學花朵。他說:「大學教育不是技職訓練,台大前校長傅斯年曾以『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的精神』勉勵台大師生。但這幾年台大汲汲於躋身世界百大行伍,只注重科學論文產出等技術細節,忽略基本的人文精神建構。全球最好的劍橋、哈佛等大學,都是從文史哲起家。在豐厚的人文沃土上開出科學的花朵,學術體系才能博大精深,不至於頭重腳輕。」

跨領域:由人文創新導引科技創新

周麗芳教授指出,歐盟國家期由人文創新導引科技創新。她說歐盟國家近年來推動多項學術社會領域影響力提升方案,積極集結人文社會學術社群,強化自然與人文的跨領域合作與資源統整,期由人文創新導引科技創新,驅動社會永續發展,並促進經濟成長與提升人民幸福。相關作法值得我國借鏡。

台灣教育部印製的《十二年國民教育,開啟孩子的無限可能》手冊首頁說道:「未來十年世界需要的人才,是具備人文、藝術、科學背景的跨領域人才,從基礎教育就要開始啟發學子的創新能力。」發言的不是教育專家,而是林百里。然而這種跨領域人才如何培養?顯然唯有加強通識教育。

作家BRANDON指出,「美國大學教育跟台灣差異很大,學生在前兩年不需要決定主修的領域。除了共同科目之外,大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讀到大三再決定主修。你可以大一與大二盡情的選修莎士比亞、文學、美學,到大三再決定是否往工程、醫學、商業等專業領域。」有位曾在美國任教的教授對我說,美國也有大一就分系的。美國很多學系120個學分畢業,通識教育佔76個學分。敝國國情大不同,大專通識教育只要求八學分,聊備一格。

何時召開全國人文會議?

誠如前述,人文貧乏妨礙科技進一步發展。行政院從1978年起每四年召開一次全國科技會議,是否也能召開一次全國人文會議,集思廣益,為國內人文教育把脈與開診方?教育部投資兩百多億重振技職教育,可否也能同時觀照人文?

本文開頭引述史諾教授的主張現代社會分裂為兩種文化:科技與人文。這兩種文化就像鳥之雙翼,台灣單靠「科技之翅」飛翔已經證明欲振乏力,而「人文之翅」飽受戒嚴威殘早就奄奄一息。往者已矣,來者還可追嗎?

(本文於今年三月張貼於「世界柯蔡宗親總會」網站,原題為【台灣:人文從缺的科技代工島】。此處稍微修潤,省略註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