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叫一聲中國就大驚小怪,太扯了吧!

叫一聲中國就大驚小怪,太扯了吧!

廖清山

蔡英文接受六家國際媒體聯合專訪,闡述新南向政策的思維與目標。事後很少人討諭政策本身,多家中國媒體倒是專門關注蔡英文在專訪中只稱「中國」,而非沿用以往習慣的「中國大陸」。中國官媒《環球網》還特別強調,「蔡英文辦公室也在5日晚間公佈蔡英文接受聯訪的致辭全文,文中都稱『中國』,而非『中國大陸』」。

他們甚至煞有介事地,將蔡英文談到有關「中國大陸」變成「中國」的部分,悉數以深色字體凸顯標出。

之後,幾乎所有的媒體,都把標題做大。

「蔡英文公然改稱『中國大陸』為『中國』 這就是她對大陸的回答」(環球華人網);

「蔡英文拉外媒辯解『新南向』,致辭全文改稱『大陸』為『中國』」(新浪網);

「蔡英文改稱大陸為『中國』」(多維新聞網);

「蔡英文聯訪有『中國』沒『大陸』,對岸網媒炸鍋」(蘋果日報);

「什麼原因?蔡英文不稱『大陸』改稱『中國』」,「大陸阻台動作頻頻 蔡英文變硬了」(世界新聞網);

「北京注意到了!蔡英文總統接受外媒訪問只講『中國』沒有『大陸』」(民報);

「蔡總統談新南向 陸媒關注稱大陸為中國」(中央社)。

洋洋灑灑,不一而足。

說不定有人要開始研究蔡英文的動機,探討她就要轉變對中國的態度,與中漸行漸遠。也許她真是吃錯藥,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竟敢挑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以及反分裂國家法)。

其實要我看,真是多慮了!

 蔡英文從不曾在公開場合提過台灣獨立,更不用說一邊一國。
倒是她最側重的文膽姚人多,在文章「詭異的台灣國家認同」中說:「台灣的國家認同,長久以來都是一個難解的結。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個結是由諸多條線所共同纏繞,包括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歷史的等等。」根據他的觀察,「過去幾十年來,每一位台灣總統都曾或多或少要處理這個結。不過,台灣最獨特的地方就在於,大部分的民眾其實不太想看到這個結在此時此刻被完全解開。」

於是姚人多便大膽斷言:「負責搞政治論述的部門,就研發了許多名詞或口號,來描述、形容或總結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究竟為何。這些名詞洋洋灑灑,像是台灣獨立、維持現狀、終極統一、九二共識、一邊一國、一國兩制、一國兩府、一國兩區、一中各表、一中同表、兩岸同屬一中、台灣共識、不統不獨不武等等。」

換而言之,所有在台灣出現過的政策,不管是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一邊一國;馬英九的九二共識、不統不獨不武;甚至蔡英文的台灣共識、維持現狀。全部是負責搞政治論述的部門,研發出來的「名詞或口號」,完全不是原則,更非信仰。

這種說法對於陳水扁和馬英九是否公平,他們人還在,讓他們自己回答。

但對僅僅主張「台灣應該獨立」就被投獄,慘受拳打腳踢、灌辣椒水、桌球塞口、扣上腳鐐、長期吃鹽水飯的蔡友全,以及致力推動臺灣獨立運動,最終自焚殉道的鄭南榕和詹益樺而言,姚人多的看法未免太浮淺,也太不公平。對臺灣獨立運動者更是大不敬、輕慢的誣衊。

「大部分的民眾其實不太想看到這個結在此時此刻被完全解開」這句話,對他們來說,勿寧是無法忍受的謊言。不斷推動領土變更公投或是台灣獨立公投,總不該是鬧著玩的吧?

不過有一件事可以確定,由姚人多杜撰,蔡英文主張的維持現狀,只是用來欺騙,亳無價值,沒有原則的口號。事實上蔡英文的言語到底有幾分真實,在在令人懷疑。

以往民進黨都是中國,中國的叫。但在蔡英文就任總統演說中,態度轉變。她說:「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

根據現行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華民國分有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媒體便提問,新政府如何稱呼「大陸地區」?

當時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一度表示「要請示一下」,但稍後回答:「歷來依不同場合,會有不同稱呼,沒有一定限制」。他並強調,蔡英文「用語彈性,但立場堅定」。

看到了吧?「用語彈性」、「歷來依不同場合,會有不同稱呼」。所以台獨的朋友,不必高興太早。對蔡英文有疑慮的人,也不必太快下定論。

不過還是去不掉疑心。

都這麼乖巧老實,任憑中國如可打壓,多方阻撓台灣參與國際活動,關押NGO工作者李明哲。蔡英文依然未曾口出惡言,頂嘴反抗。中國還是使盡洪荒之力,堅持把她留「中」察看,深怕她離「中」出走。如此小鼻子小眼睛,患得患失。恰似喪家之犬,毫無大國風範,看起來蠻可憐的。

假如蔡英文真能離開中國勢力的控制,那怕只是一點一滴,然後再一點一滴的擴大增多,那也是令台灣人有所期待。只可惜到目前為止,許多台灣人對蔡英文很陌生,也沒有真正建立信心。

舉個例。

蔡英文在就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致辭時表示,要持續推動兩岸的文化交流及合作。

她提到過去幾年,文化總會在兩岸的文化交流上,確實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未來,台灣也期待相關的交流工作,能夠持續進行下去。

她說,兩岸之間的互動,深刻影響兩岸人民的生活,「我們彼此雖然有分歧,但更有互利合作的空間,而我始終相信,文化就是彼此認識、溝通交流最好的橋梁」。

蔡英文強調,政府願意抱持最大的善意,持續透過文化交流,讓兩岸增進對彼此的認識。在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也更加豐富自身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把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成果,深化到其他領域中,創造出彼此更大的共同利益。

文化是獨特,無可取代的。蔡英文卻是開口交流,閉口合作,還要「創造出彼此更大的共同利益」。這些話,聽在台灣文化人耳裡,很不是滋味。

彭瑞金教授在《文學台灣》第102 2017 夏季號上面發表編後記「錯亂的文化思維可以亡國滅族」一文,毫不客氣地控訴,「蔡英文在『中華文化總會』的第一次講話,是要講給誰聽?想要討好習進平們,還是馬英九嗎?他們『誰會理妳』,還不知道。如果是講給台灣人聽,那是威脅?還是恐嚇?或者是一種預告?在預告台灣的文化人,台灣文化終歸要『統一』在中國文化轄下嗎?還是『中華文化總會』的職務就在消滅台灣文化?」

春江水暖鴨先知,文化人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對台灣人更深一層的期許。蔡英文要儆醒,台灣人更不能掉以輕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