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何必逃避促轉條例的「去中國化」?

何必逃避促轉條例的「去中國化」?

溫朗東

近日媒體報導,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拜會立法院,關心國會剛三讀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

莫健在會談中提到:「中國可能把促轉聯想到去中國化。」民進黨立委尤美女急忙解釋:「促轉條例是要『去蔣化』、『去威權化』,與『去中國化』沒有關係。」

民進黨立委的反應令人遺憾。促轉條例的誕生,是呼應了台灣人追求轉型正義的意志,這意志就來自於台灣人長年忍受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不公不義。從228到戒嚴時期白色恐怖,流亡來台的中華民國政府,為了鞏固政權,長期並且大量的屠殺台灣人、侵佔台灣資產。

轉型正義要處理的,恰恰就是對中華民國這個流亡中國政府的「去中國化」,包含了阻擋台灣人住民自決建國、把台灣綁入中國內戰的思維,造成台灣長期以來的文化及主權流失威脅。轉型正義,就是在去ROC化,去中國化,為台灣人追求公義平權的自決建國鋪路。

這樣的想法,未必符合美國政府的最大利益,但美國政府不會不了解這樣的歷史緣由。莫健的關心,與其說是害怕民進黨政權得罪中國,更深一層的意涵,則是檢驗民進黨以及台灣人民有沒有獨立建國的想法。

民進黨政權全面執政到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心口不一,違反誠信。如果把企業的利益、建設發展的利益放在勞工與土地正義之上,為何不選前坦然承認?如果無意推動婚姻平權,何必以此做為選舉承諾?如果打從心底,推動轉型正義只是為了去除中國國民黨的威權遺毒,而不想走到台灣建國,為何不把話說清楚?

促轉條例的本質,就是對流亡中國殖民體制的去除清算,就是以台灣人的立場進行去中國化的改革。長年以來,就是不去面對這個事實,才會使得轉型正義一直都是只有被害者,沒有加害者,才會裹足不前。

好的拿一半,壞的拿一半,不是折衷,而是半好半壞。好的事情,何必折衷?好的去中國化,何必否認?逃避事情的本質,就是逃避核心的爭辯,結果就是台灣依然在流亡政府的思維中無法掙脫。


「群眾需要時間接受」,不應該是全面執政者的藉口。如果全面執政都無法承認去中國化,那促轉條例終究會是徒有法律框架,具體實施遙遙無期。當民進黨始終搖擺在華獨與維持現況之間,轉型正義終究還是得要靠我們獨派自己來推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