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花自己就是生命

花自己就是生命  李敏勇

麵包與花

吃了法國麵包
百合花仍然盛開著
麵包與花都是生活必需品

從賣店
帶它們回家
是昨天黃昏

麵包
已經吃進肚子裡
會消化在生命之中

麵包是因為要消化
給生命
而散發誘人的香味

花仍然存在
早晨的光線在桌面
繪出花的影子

枯萎的花
也會被丟棄
但花覺得自己比麵包重要

花是為自己散發香味
在自己就是
生命

我告訴妻這樣的想法
一面看著百合花
感覺花的影子在縮小

上班途中我決定
以後回家時
只負責帶花

而且
要丟棄枯萎百合花的
不是我    (一九九一)

  離開工作的地方、回住家的路上,我經常會買麵包,買花。搭車或走路,往台北的生活,就像一般中產階級一樣。
  早上,離開住家要到工作的地方,不會沿途買東西,看書,或看風景。一天的開始和結束,有些不同。
  麵包是為了吃,而花呢?是為了看。書應該歸類在花這個項目。物質的與精神的,在我們生命裡都需要。
  麵包與花,哪一樣重要?
  就像人們問說:麵包與愛情,哪一樣重要?要怎麼回答呢?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但一般說來,會認為麵包重要。
  生活裡的生存,依賴物質條件。沒有麵包,人會活不下去。先生存,然後生活。    
  有時候,我會想自已年輕時,在衡量麵包與愛情時的想法,作為男人,只被衡量而不是衡量者。因為這樣,人生之路必須承擔責任的壓力。
  藉著麵包與花的差異性,我讓兩者有自己的言說。其實,在這首詩裡,麵包是被言說,花才有自己的言說。
  麵包是什麼,而花覺得自己如何?相對地位顯然不一樣,麵包是為了生命,而花自己就是生命,看來,我是藉著花在發抒自己的精神論。
  告訴妻子麵包與花的差異性,引喻了自己的觀照。似乎意味著在強調作為丈夫的我重視精神——而這通常是女性的執著。
  這樣的講法在詩的結尾有一種自以為是的狡黠。男人的我,把買花當做自己的事,卻把丟花的事推給別人,顯然包括妻子。逆轉了麵包與花的地位。這種自以為是,其實只是一種發言,流露著浪漫的意味。
  生活裡的觀照,常常可以發現到隱藏其中的詩情。日常性裡的非日常,需要一些新的視野。
  寫這樣的詩裡,我既在工作的職場,也在詩的場域,為了麵包也為了花,人生之路的形跡在自己的腳步延伸,也在自已的筆下描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