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原民會「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重現臺灣」特展

原民會「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重現臺灣」特展

陳總統醫療小組成員 陳順勝

今天有三個會議,早上報告醫院教學評建議加強的事項,看完上午門診,到天龍城出差,黃昏要代理主席主持IRB會議,接著阿扁總統醫療小組會議。

利用下午空擋,我請假提早來天龍城,因為原住民族委員會正在舉辦「歷史機遇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檔案重現臺灣」特展。

我曾經親自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與海牙博物館及古董地圖店找一些當年台灣的古籍與古地圖。家裡有些小收藏,也存有復製版與漢語版的「巴達維亞日記」。我也曾經到葡萄牙里斯本的海事博物館找資料。得知這次展覽很興奮,過去對類似的展覽從不缺席。

這次展覽是原民會主委孫大川訪印尼文化園區管理局與希拉拉文化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經聯繫取得編號404344504451三卷檔案電子擋與檔案使用權,因而可以作此重現。

673頁「失落的記憶」是台灣新港、華武壠、放索語區的部落母語、外語教學調查報告,還有當時選派台灣原民到荷蘭讀書的提議。

荷蘭曾經以「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為名,在印尼與台灣殖民統治。荷蘭人在台灣卅八年,在印尼超過三百五十年,VOC營運總部在巴達維亞(印尼雅加達),台灣分公司在台南。

荷蘭結束統治台灣後,教會機構「大員小會」的牧師Johannes Kruijff攜帶一批教會檔案,存放在巴達維亞檔案庫。十八世紀中,這些檔案被巴達維亞總督府幾名僕役長期挾帶出庫賣給舊貨商,再轉售給造紙廠當作紙漿原料;十八世紀末,總督府因儲藏空間不足,銷毀若干檔案。

台灣向巴達維亞呈報的政情、商情報告雖有損傷,還有一部分原始文件典藏於印尼國家檔案館(ANRI)。去年我方獲得 ANRI首肯,將三卷台灣原民史料製成電子檔案,送給原民會運用、展示(見圖,原民會提供)。原民會表示,從這些檔案中可以看見先民的樣貌、族群的動態、宣教師的身影、VOC的興衰;這是台灣、印尼原民文化交流的新里程,也是「南島一家親」的見證。

參與編輯的學者說,從國外取得台灣檔案非常不容易,通常都要花一、兩年的時間與對方檔案館培養感情,而且幾乎要「天天磨」。目前在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的檔案館還有一些散落的原民史料,我方應該要爭取回來。

原民會表示,特展在原民會一樓展至六月廿一日,再到屏東原住民文化園區展到八月中,後續將安排至其他原住民族文物館巡迴展出。

後註:荷蘭時期本來要採用為國語「放索語彙」,中之放索,原為屏東林邊漁村「放索村」,現改名為「水利村」,因而我的家鄉的漁村之一原為平埔族放索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