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獨立的夢

獨立的夢

島國

遠離家鄉
我們的祖先渡海來到美麗島
經歷過千辛萬苦

海峽剪斷臍帶
我們在波濤的飄搖裡
學習用汗水耕耘
用愛種植希望

在星星的照引下
夢曾經偷走過架在海峽兩邊的彩虹
但那是祖國仍為我們母親的時候

被異旅割據的時代
我們就著手建立自己的祖國
美麗島就是我們的家鄉
永遠的慈暉是藍天
撫慰我們的心                     (一九七七)

  《母音》的小詩集裡,後來也包括〈島國〉這首詩。若與〈種子〉相對照,這首詩是一種意志的延伸,訴說台灣走上主權獨立國家的願望。

  思考台灣的歷史,我們的原住民祖先本來就在這個島嶼生活;而從唐山渡海來到台灣墾拓的福台語系祖先和客台語系祖先,是移入者,成為這個島嶼國度的住民;尚未認同台灣的二戰後移入者,仍然存在著占據統治的心態,與已認同台灣的住民有族群的矛盾。

  原住民在島嶼台灣的土地上自由地奔跑,自由地狩獵;而福台語系和客台語系住民在土地上墾拓。因為沒有國家形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在大航海時代都想殖民台灣。其中,荷蘭人實際在這個島嶼南方進占,留下殖民統治的歷史。大清帝國據有過台灣,又把台灣當做戰敗割讓地。日本治台五十年。二戰結束,台灣才脫離日本,但並沒有獨立。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到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在無政府狀態下,有秩序地度過等待所謂的祖國進占。但國民黨中國入據統治以後,一九四七年春,發生二二八事件,跨越過兩個外來統治國度的知識分子、文化菁英,犧牲殆盡。台灣的悲情歷史就這麼形成,一直成為夢魘,成為社會的病理。

  一個獨立的島嶼國家應該是生活在這個島嶼人們的夢想,但二戰後移入的新住民被挾帶在殖民體制的中國意識牢結,儘管是殘餘的國家條件,卻不能真正認同台灣,形成共同體的新建搆。

  不同的歷史際遇,成為這個島嶼的內部矛盾。殖民體制以戒嚴高壓統治宰割這個島嶼的人們,從二二八事件到一九五O年代白色恐怖,戰後歷史是血淚斑斑的歷史,但民主化和獨立化運動仍然發展。台灣人追尋獨立國家的夢想,並努力實踐。

  一九七七年,我以《母音》小詩集的一系列作品,開展政治意象的新視野,我而言,這既是從抒情邁向批評的發展,也是從個人性邁向硅會性介入的開展。一個獨立的美麗小小國家是我的懂憬,我懷抱著這樣的夢並吟詠這樣的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