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遊戲的台北文創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楊其文
台北文創佔據幾天的新聞版面,是非公道猶未曲直,卻各擁媒體兀自美化。其實只要將數據兜攏一切自有公評。
先用白話文來說身麼是文化?文化簡單來說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也是一種生活在當下所產生的特質跟寫照,吃檳榔,穿夾腳拖,吃米食,唱卡拉歐k都是一種文化現象,一般說來文化越發達的地方,其生活與文明就越繁榮進步;而創意則是結合創造力或創造性,才思,將一種啟發及直覺的概念以工具或技巧的運用,帶來方便或改善人類生活以及提升精神層次的現象,是一種樂趣跟美感經驗相結合的產物。這些生活附加物,有時關乎著文化跟文明的關連, 而這些創意的實現,也驗證文明的躍昇及社會經濟便利的發展現象,舉例來說,設計出一款刀叉合在一起的餐具,就是一個便利的文化創意產品。
台灣的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這幾年遇到瓶頸以及全球化的挑戰,期待順利轉型成為創意輸出國家似乎是一個機會,而且台灣民間的多元與活力,確實也有這樣的實力與雄心,所以台北文創這塊黃金地點,會被國人賦予寄望與眾所矚目,自然不在話下。試想這個基地如果可以用來提升跟展示台灣的文窗商品,可以用來扶植年輕創意人才的大本營,可以是台灣當代創作的總櫥窗口,可以就是台灣創意軟實力的縮影,而且每天在這裡進進出出的都是一群生龍活虎又跟生活文化相關的人事物,那麼台灣還需要害怕沒有生機?沒有特色商機或產品?
反觀現在的台北文創又凸顯什麼樣的現象?這個基地當初說65%符合文創使用,而35%是附屬事業,是專門用來賺錢以養文創大樓的開支,當初規畫蓋旅館的用意就是如此。但根據許淑華議員的資料說明,作為文創辦公室的月租金每坪2200元,高出周邊每坪1200至1700行情許多,而文創商場每坪租金1050元,又比周邊7000到9000偏低許多,制定這樣的租金辦法的邏輯,導致真正年輕創業需要輔導的庶民文創業者,因無法負擔高額租金進駐園區,不得不望門興嘆,被排斥在園區之外,反觀以1050元低價租入商場的店家,可以用每坪租金接近十倍的一萬元高價,轉租給吳寶春經營麵包店,目標年營收收入5000萬後,還得上繳16~22%的費用給二房東。報載去年誠品總營收高達十二億元,卻不用繳納任何營運權利金給政府。所以商場的租金與回饋是否也該有合理的計算公式,否則肥了商家卻傷了公帑的收益。總算園區的空間量體為92560平方公尺,約等於兩萬八千坪,若是妥善的管理並創造合理利潤分配的雙贏機會,才是正途。
平心而論,以文創園區的旅館為例,一共有104間房,設有五種房型,平均一間日租14000元,最貴的據說要十萬一晚,倘若以一萬元計算,一年365天住房率五成,一年收入也有一億八千九百八十萬,以台北高度住房需求量來看,要創造高利潤的機會甚大。台北文創總經理李震華說已繳3.7億權利及租金給市府,未來到2059年還要繳共達37.6億元,也就是說未來每年還需繳7705萬元給市府就好。當然富邦爭執的就是投入建設的成本高達138億元。如果將來政府要鑑價買回,這會是評鑑的關鍵點,即便如此,到2059的44年間,富邦每年只要攤付3.14億元就打平了。重點是富邦每年籌不籌得到四億元的收入?按富邦對外的說法:台灣大哥大進駐面積6433.33坪,富邦建設等進駐906.53坪,加總後佔總樓地板面積為26.5%,換算租金一年金額約一億九千三百七十七萬元,所以未來台哥大一旦遷出,就算降價招租,光是計算租金收入夠本不難。如果加上經營商場的租金與利潤,若可以趨於合理的計算方式上繳,當然可以創造或增加更多的收入。而且未來四十四年的通膨跟租金上漲的調整收入,文創園區要虧本的風險與機會太渺茫了。
市府要台灣大遷出有沒有道理?給個說法:設計或販售手機外觀或包裝產品都是文創產品,可以進駐,但是台灣大卻是不折不扣的通信事業體,當然不符文創要件,如果園區都進駐類似通信公司或建設集團,那這個園區還會是文創園區嗎?一個原本大家寄望很高的文創樞紐,一個絕妙地點得以轉進世界通路的基地,轉眼反而變成財團企業掌控的金錢印製場所,這樣的結果社會觀感當然不會好,批評聲浪自然就越演越烈,企業的社會形象也會受損。台灣社會未必反商,但卻高度期望台北文創這部機器可以合理的運轉成功,讓台灣的文創可以擁有未來並且迎向世界。
我認為現階段台北文創不用流於口水戰,雙方只要將數據與計算公式攤開,一切應該好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