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湯潮勳_台灣農地違章工廠問題知多少_0403



台灣農地違章工廠問題知多少?




圖:彰化鹿港頂番婆地區空拍圖,農地遍佈工廠,並有大量農地因重金屬污染而休耕。攝影:蔡嘉陽。
圖片來源: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土地在長年以來,政府之前未曾嚴格落實「分區使用」制度,造成今日全台灣農地違章工廠約有13萬家,其中過半數有7萬家農地違章工廠散落在新北、台中、彰化、高雄等縣市田地間。這些工廠違法是事實,但政府當時為發展經濟因而默許違建致成為歷史共業,故此問題的形成是由來已久,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元月16日勝選後,她曾訪問位於彰化縣鹿港鎮頂番婆水五金聚落,於是「田園化生產聚落(讓家園、田園工廠化)」政策乃應運而生。其後,經濟部工業局當時亦曾研擬「小型產業園區開發補助辦法(草案)」,並在同年222日和彰化縣政府進行討論,規劃動用8年、300億的特別預算,爭取2016上半年在立院通過執行。雖實施此政策,仍是一套農工合流、犧牲農地的工廠,無法讓蔡總統兌現「農業與工業共榮、永續」的承諾。至於經濟部所規劃「珍珠計畫」開發補助辦法,就是要替違章工廠拓寬農路,在路面下方埋設綿密的汙水處理管線與水電線路,將廢水輸送至共同處理系統後再排放,也即要正式將工廠引入農地,讓農地變成一座低價產業園區,類似「產業生態鏈」的概念,以創造就地合法處理方案,可預見未來這樣的土地分區管理使用與農地污染管制,將會更為複雜且難解。長久以來政府處理或解決這些工廠問題,主管機關經濟部不思從開發管理層面處理工業用地昂貴,只想犧牲農地來彌補產業用地的不足,僅提出是治標不治本的「拉抬短期經濟利益思維、缺乏環境永續」,加上所提出的該草案內容與討論不曾對外公開,研商過程也未提供實質的程序參與與公開對話空間,等於在過程中仍不夠公開、透明,此將致使利害相關人,例如:地方政府、工廠業者、勞工、農民、在地居民以及環保團體等皆能夠適時知悉資訊並陳述意見,期讓問題解決方案臻於完善、理想。

政府處理構想與方案,詳閱經濟日報記者鄭鴻達今年326日報導:「查農地違章工廠訂吹哨條款」,指出

行政立法協調會報本月25日就《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取得共識,針對農地違章工廠,在2016520日以後新增的未登記工廠將停止供水、供電並拆除。對於輔導納管期限,既有違規工廠,最晚須於修法通過後十年內取得「特定工廠」登記,且須於兩年內既有未登記工廠須主動「舉手」向政府請求自行申請納管、三年內提出改善計畫,否則同樣面臨拆除命運;但書是不得為高汙染、危及公安。行政院立場明確,就是「就地輔導」、「農地不可新設未登記工廠」、「既有未登記工廠不可高汙染、危及公安」;針對未登記工廠,採用「全面納管」、「就地輔導」、「合法經營」三大策略,此方向獲大部分出席立委認同。本次行政院修法草案依然有設定落日條款,日期為2016520日,此時間點後新增的未登記工廠確定要嚴拆,並新增「吹哨者條款」,開放民眾檢舉該日期後新增的未登記工廠,或之前新增但汙染、危及公安的未登記工廠,並對吹哨者酌予獎勵。若在必要時,得以申請展延,最晚都是必須在修法後十年內取得「特定工廠」登記。本次修法中的「特定工廠」為另外創造的類別,此類別與其他工業區或類型的工廠不同,就是要建立輔導其成為合法工廠的機制。中央主管機關會補助與輔導地方政府拆除未登記工廠,此十年期限並非延長期限的概念,而是要讓未取得登記的工廠,除了要維持無公安與汙染,也在十年內取得合法登記,並改善汙染問題。

時任彰化縣長魏明谷在2016922日內政部違章工廠審議委員會曾說,彰化正面臨外縣市違章工廠的入侵,一年流失30公頃的農地。違章工廠問題,有愈來愈嚴重的現象。當工廠進到良田,浩劫就來,故一定要落實土地分區管制,就是兩者實不相容。工業會污染農地,最後會影響食安、國民健康。試問:台灣真的有保有糧食安全、資源永續的70萬公頃農地?不知道還有多少農地上在蓋工廠,而且農地污染問題也比現在公布的還要嚴重。地方政府如彰化縣政府(資料來源:新聞稿,201891812)處理農地工廠之立場如下:五不一絕對「不污染農地、不污染河川、不污染空氣、不影響公安、不逃漏稅」。2017912日起,絕對不能在農地上興建工廠。訂定自治條例依據地方制度法,比照經濟部訂定的工廠管理輔導辦法輔導及要求工廠符合環保與消防法規。原地輔導:主動申報者,參考臨時工廠登記辦法精神,暫緩五年裁罰。輔導遷廠:高汙染產業遷移至專區集中管理,並研擬相關誘因及配套措施。分級管理:按照業者違反情節,進行會勘查處。加強矯正:未登記且有公共安全或嚴重汙染,予以輔導;若不從者,將加強取締。

台灣農地上的產業聚落(資料來源:天下雜誌)有多少?天下與智庫驅動公司發起的「D4SG資料英雄計劃」合作,運用大量探勘資料,揭露非法違章工廠的真實面目。在資料專家協助下,將經濟部公告正在進行合法化申請的717家企業、186個特定區、共三千多筆農地的地號,透過內政部平台將地號轉換為地理資訊,再將地理資訊轉換為衛星資料與照片,比照政府公告、商業登記資料,這些違章工廠的位置、名稱一一現形。這些違章工廠的名單中,從北到南分布如下:新北市塭仔圳金屬加工聚落,面積超過400甲地,數千家鐵皮工廠。台中市潭子、大雅、神岡為傳統CNC工具機聚落、自行車零組件、手工具聚落,以台中市211家最多,產值超過1,000億元。彰化縣鹿港鎮頂番婆的水五金聚落有91家,水龍頭產量全球市佔率過半數,產值超過800億元。高雄市第二,高達205家,岡山區嘉興聚落的螺絲聚落,產值超過700億元。

農地工廠合法,必須支付「生態補償金」。由農委會企劃處提供資料得知,違反土地使用管制,最高額罰鍰為30萬元。該參考公式為(工業用地單價-農業用地單價面積+30萬元×違規年數。舉例來說,一個300坪用地,違規使用20年的工廠。假設工業用地每坪3.5萬元,工農業用地每坪1.3萬元,則生態補償金需支付(3.5萬元-1.3萬元) × 300 + 30萬元 × 20 = 1,260萬元。該處理原則如下:去年520之後,新建工廠不准合法;根據國土計畫法,土地使用應「工農分離」;生態補償金將作為保護農地之用途。由農委會企劃處提供資料得知,全台農地違建工廠13萬家處理政策方向有二:一、105520日之後新增違法工廠,全數拆除。由跨部會專案小組建立清冊及擬定行動方案,交由地方政府執行。施工中案件即報即拆;已完工案件罰鍰6~30萬元、1個月內須自行拆除,不然斷水斷電及連續罰鍰,直到恢復原狀或強制拆除。二、105520日之前的違章工廠,遷移/補償。若在優良農地區內輔導遷移;若在優良農地區外就地合法,農地轉為丁種用地。業者自付變更地目價差與生態補償金,而農民拿到補償金可再投入農業生產。

天下雜誌呂國禎、鄧凱元在20161123日第611期《農地上的世界冠軍卻是違章工廠!》報導:「散落在農田的工廠,許多是揚威國際的台灣之光,佔地設廠究竟是因為便宜行事,或者因為政策失靈?《天下》在追查這些違章工廠佔用農地背後的真相,環境永續與產業競爭,該如何創造雙贏?」台灣引以為傲的許多世界冠軍企業,以彰化縣為例:正新橡膠旗下品牌瑪吉斯(Maxxis)輪胎,從代工做到全球性品牌,其營業額排進全球第九大;汽車零組件的帝寶車燈,是全球汽車售後服務市場的車燈大王,能夠供應北美市場任何一款汽車的車燈。令人驚呀的是它們還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工廠皆蓋在地目不合的農地上或無工廠登記證,屬於違章工廠。這些多半是世界級的企業大咖,也是過去台灣創造經濟奇蹟的英雄,今日物換星移竟淪落為被環保團體到處追打的過街老鼠,最具代表性業者之一如帝寶車燈是2016922日內政部區域計劃委員會審查彰化地區「未登記工廠(申請合法輔導的違章工廠)」土地變更案,該廠房四面周圍一般人總認為違章工廠多半是黑手產業、雜亂無章、躲在角落的鐵皮屋。該農地緊臨農田,被插上農地污染警告牌,公告這塊農田已經被重金屬污染不得耕作。帝寶車燈要將自己的違章工廠與污染農地一起變更為合法工業地。以彰化鹿港一坪農地約兩萬元,一坪工業地約十萬元,上萬坪的農地變工業用地,若無更符合比例的回饋機制,違章工廠業者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因為土地變更得到暴利。您說這樣是合理、公平、正義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