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文言文浪費生命、扼殺靈魂

文言文浪費生命、扼殺靈魂

共產黨、國民黨、民進黨,三黨政治立場不同,但在對文言文的態度上卻很接近。

我們先來看共產黨,從20179月開始,中國小學課本的文言文大幅增加,較以往增幅80%,占全部課文比例 30%;初中更高,增至占 51.7%。這是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文言文所占比例最高的。而且中共當局強令全國統一使用教育部編寫的官方課本,被稱為「部編本」,即統一教育,統一思想,統一文言文比例。北京有學者說,這等於中國語文教材「有限的多樣化時代」告終。

在台灣的國民黨,則是一向倡導文言文。六十年代,在中研院長、思想家胡適去世當晚,蔣介石在日記寫道,這是去掉了我反攻復國的心頭大患。蔣認為,胡適強調「全盤西化」,信奉西方自由思想,包括提倡白話文(拒絕文言文)等,都是國民黨在中國失敗的原因之一,所以胡適去世,蔣介石感到慶幸(稱胡適是暴卒)。在國民黨時代都是倡導文言文,其在課本中比例一直很高,即使到馬英九做總統時,文言文在課本最高比例仍達65%

民進黨2016年執政後,很多本土派知識分子主張減少文言文,但台灣教育部最近在所謂專家學者會議上,仍決定把文言文最高比例保持在55%,結果遭到輿論強烈反彈,才有了第二次決議,把文言文比例降至45%;但仍是必修課,仍要學生「死記硬背」。

對文言文的態度,最開明、最明智的是中國二十年代的北洋政府,當時規定,小學不設文言文,中學課本的文言文比例是22%。那是白話文剛剛興起的時代,北洋政府就能與時共進,不再沉浸於老古董,而是響應中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救救孩子」的疾呼。

為什麼北洋政府這麼開明,就因為在那個時代,有眾多優秀的中國知識分子,他們不是站在任何黨派立場,而是著眼中國的未來,為了孩子們而提倡白話文。因為文言文至少有兩個明顯的弊端:

中國老祖宗笨蛋透頂

第一,浪費孩子的生命。中國人很倒霉,老祖宗從一開始就制定了拼音和方塊字兩套系統,孩子們學會了拼音,還要再學漢字,這兩套系統浪費了太多的生命。同樣是孩子,像英美等只是用字母的國家,他們的孩子們只學會一套字母就可以了。而中國的孩子們,則要學字母和漢字兩套;結果只是這一項,就比西方孩子們花費了更多的時光。這種浪費一代接一代,損失無可計量。

除了有字母和漢字兩套系統,後來兩岸因政治分離,又有了簡體和繁體兩套文字系統。在如此浪費孩子生命的人為制度下,政府再強制必修文言,則更無視孩子們的時間(生命),因為文言文幾乎像一門外語,需要很多時間精力。語言學家林語堂就說過,「照心理上的難度而言,學習古文與學習外文已相差無幾。」如果是學一門外語,例如全世界最被使用的英文,或者法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到了外國等就有相當的用場。而學文言文,到全世界任何國家都沒人使用;即使海峽兩岸的中國和台灣,也沒任何人用文言文交流,更別談在商業職場能派上用場。這是明擺著的讓孩子們花費大量時間(生命)學一門魯迅當年就指出的「死的語言」。學一門不能用的語言,當然絕對是浪費孩子的生命。

如果孩子們都不學文言,對古籍怎麼了解?這很簡單,就像對外文一樣,可由專門家翻譯成白話文。正如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全世界各地的語言,但通過翻譯作品照樣可以吸取其它國家的知識。例如《資治通鑒》這部古籍,台灣作家柏楊就把它翻譯成72冊白話文;如果孩子們想了解它,看這種「翻譯」就可以了。對今天進入21世紀的孩子們來說,應更重視和學習的是未來,是現代文明,而不是老古董。古籍就應該交給專門家。

文言文不能增強寫作能力

有人強調,學會文言能增強寫作能力,因為文言文精煉。這是嚴重誤導。文言文的缺陷首先是缺乏邏輯。因信奉自由主義而同時反對國共兩黨的殷海光先生是教邏輯學的,他曾指出,「文言文常犯邏輯上的致命錯誤。」林語堂也曾感嘆,「文言是死的,根本不能表達一個確切的思想,結果總是泛泛而談、模糊不清。」所以,學習文言文,並不會增加孩子們的邏輯能力。我本人的寫作經驗(發表作品至今已45年)是,不會文言文,反而能增加文字的通俗、條理、不掉書袋和邏輯性。反而是學會英文,對中文寫作有相當大的幫助作用,因為英文從造句語法到段落結構,其嚴謹性和邏輯性要求都超過中文,強調意思的清晰度,而不是中文的含蓄,什麼「不著一字」「遙指天外」,要靠所謂意境去意會和猜測。在當今這個電腦手機時代,要求的是簡單、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沒人有時間去琢磨意境,所以詩歌已經死了。

早在整整100年前的1917年,胡適就發表了力倡白話文的《文學改良芻議》,指出文言文的弊端。隔年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作家魯迅發表了短篇小說《狂人日記》,這不僅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篇現代白話文小說,也是奠定魯迅的小說家和思想家地位的作品。魯迅和胡適在一百年前就倡導並身體力行白話文,而一些中國知識人,過了百年還食古不化,利用文化權力(背後是政治權力)硬性要求孩子們學那些全世界哪裡都行不通的中國文言文。這不明擺著是「謀殺」孩子的生命嗎!

讀多《資治通鑑》就變成毛澤東心態

第二,除了在時間上的浪費之外,更嚴重的是,文言文中有大量的中國文化毒素。魯迅在《狂人日記》中說,中國的線裝書、古書,文言文等等,字縫中寫著兩個字「吃人」。魯迅的意思是,中國傳統文化是吃人的文化,它把人對自由和尊嚴的追求,把人的想像力和創造性統統吃掉,它毒害人的靈魂。

中國獨裁者毛澤東一輩子都熱衷讀《資治通鑒》,因為裡面有爾虞我詐、陰險狠毒的帝王統治術;據說他臨死前床邊還放著《資治通鑒》等很多古書。中國的古典中浸透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級觀念,以及「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等對女性的歧視,整體文化核心價值是國家主義,君王至上,而鮮少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等自由價值。所以,學會了文言文,看多了文言文,即使不變成「毛澤東第二」的心態,也會被毒化成群體主義者。

真正自由主義:己所「有」欲,勿施於人

正因為文言文中有太多群體主義的毒素,所以今天的中共當局推崇文言文,就是要利用那些古董中的秩序高於自由、穩定壓倒一切的國家主義文化資源,這對獨裁者的維穩統治有好處。

蔣介石們熱衷文言文,也是出於這種政治統治的考慮。而今天的國民黨還有另一層考慮,那就是他們要用增高文言文比例,來強化台灣孩子的大中國意識,以此來繼續剝奪台灣人民的自由選擇權利,所謂的反台獨。今天民進黨執政了,對文言文也不敢大幅削減,不僅是因為民進黨政府用了很多藍營的人,也因為他們自己是學文言文成長起來的,那種毒素已浸透思維血液。

那麼文言文就一無是處嗎?當然不是。像唐詩宋詞等,很多人都喜歡。從自由選擇的價值出發,任何人喜歡文言文,他都有權利去琢磨。但你不能強迫別人的孩子必須學。所以,不統一規定文言文在教學中的比例,而把文言文作為選修課才是正路。

中國古語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很容易懂的道理:你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能強迫別人接受。但更高一層的道理應該是:己所「有」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你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能強迫別人接受,這是類似英國思想家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的「消極自由」的觀點。你自己喜歡的,認為是正向的,好的,應該做的,強迫別人去做,就是「積極自由」,其結果就是變相專制。尊重他人的選擇權利,這種「消極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主義。所以,最合理的方式,就是把文言文作為選修課,讓孩子們,家長們,自己做決定。怎樣對待文言文的實質,是怎樣看待自由的價值、怎樣看待選擇權利的問題。

2017101日於美國

——原載台灣《民報》
《長青論壇》:http://cq99.us/zh-ha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