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互設與台灣前往東協設立分行之比較分析
阿湯哥 (曾留美多年主修財經,為自由台灣黨終身義工)
在馬政府執政八年期間,中國無所不用其極對台灣挖取技術、資金等,意圖淘空、搞窮台灣的經濟與金融。產業面暫且不談,我國銀行業隨著對岸開放後,前往中國設立分行營運。而另一個出口重鎮的東協與南亞「新南向」國家,近日來也在小英總統上台後逐漸成為了新顯學。當然,之前台資銀行早有業者前往當地設點經營。本文中,筆者參酌自由時報財經記者王孟倫的幾篇報章報導後,得知若干的訊息,期抒發個人觀點如後。
針對台灣與中國開放互設金融機構的問題浮出檯面,學者認為雙方的本質就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金融管制、產業結構與銀行規模差異甚大,存在著不對等、不公平的現象是非常的嚴重。台資銀行不但在中國經營得非常辛苦,獲利遠不及來台的中資銀行,更使得本國銀行對中國曝險增加。整體而言,我方並未因此得利。始作俑者當然就是馬政府時代的金管會。台灣、中國兩國銀行業的規模懸殊,對互設分支機構是採「加權對等」原則,使得中資銀來台家數,雖遠低於台資銀西進中國,但這不是單純的「數量」問題,因為中行(中國銀行)的一間台北分行就比國銀全部在中國分行賺得多!顯示根本無法做到對等原則。這主要是結構性問題。若從台資銀行西進中國來看,直覺上當地台商眾多,就放款給台商,生意就做不完。但台商多半早有固定往來的當地銀行,本國銀行很難搶到生意。中國金融業務是由國有銀行所主導,當地業務幾被四大國有銀行壟斷,我們要攻進去不容易。此外,中國企業之財報透明度低,一不小心就會被倒帳踩到地雷,造成虧損。至於中資銀來台目前之所以獲利這麼高,其優勢為台灣人在本國銀大舉搶進人民幣存款,而本國銀選擇把這些錢轉存到中資銀行,讓其不費吹灰之力,拿到充沛人民幣回到中國賺取利差。對於兩岸互設金融機構之效益,對台灣來說,其實是「弊大於利」。雖然國內銀行過度競爭 (overbanking)、到海外拓展業務是有必要的,但實際上在中國每年賺的錢非常少,卻要承擔快速成長的曝險。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前三季在中國分行的獲利僅佔本國銀行整體獲利的0.3%,其貢獻度非常低;而本國銀行對中國曝險(授信、投資與資金拆借總額)金額高達1.6兆元台幣 (按:該金額佔我國外匯存底總額的1/8左右) (註 [1])。
兩國銀行互設分行之獲利情況
(單位:億元,資料來源:金管會)
台資銀行在中國設有分行者計有台銀、土銀、合庫、彰銀、一銀、華南銀、台企銀、兆豐銀、國泰世華、中信銀等十大行庫,分行總家數有27間。2016年、2015年前三季分別為7.4、22.3,減幅為66.7%。中資銀行在台灣設有分行者計有中國、交通銀、中國建設等三大行庫,分行總家數有3間。2016年、2015年前三季分別為45.5、56.4,減幅為19.3%。
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前三季中資銀在台分行獲利為新台幣45.5億元,高達台資銀在中國獲利的6.1倍。顯示台灣與中國金融機構開放互設分行之效益,「中方得利遠遠高於我方」。在設分行據點方面,目前有10家台資銀行(不含富邦華一銀行)西進中國設置27個分行。中資銀僅3家來台設立分行,且各自皆有一間分行。台資銀西進的數目遠高於中資銀。去年截至第三季,十家台資銀行在中國獲利金額只有7.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跌約2/3。台資銀中國分行去年上半年度還一度出現虧損,也是歷年來最慘的狀況。據瞭解,僅中國銀行(中行)台北分行一家就賺了28.3億元,佔中資銀在台獲利半數以上,更是整體台資銀中國分行將近4倍之多。為何台灣與中國銀行互設分行營運,獲利差距如此懸殊?其原因為國內銀行多把人民幣存款轉存到中行台北分行。由於中國利差較高,中行台北分行雖然需支付利息給予台資銀,但這些人民幣資金可以轉存到母國總行或聯行拆借,將能穩定賺取利差收入 (註 [2])。
國銀在新南向十八國之獲利情形(單位:新台幣億元,資料來源:金管會)
整體十八國在2015上半年、2015全年與2016上半年分別為35、81與50億元;但在緬甸、汶萊、南亞等五國(目前僅在印度設點,為代表人辦事處,尚未開始正式營運)以及紐西蘭等八國尚未設點。至於新加坡(17、35與25億元)、越南(1、8與9億元)、菲律賓(4、7與4億元)、馬來西亞(1、3與1億元)、泰國(2、3與1億元)、印尼(2、4與4億元)、柬埔寨(5、13與6億元)與澳洲(3、7與-1億元)等國家,在2015上半年、2015全年與2016上半年分別詳如括號所述。而寮國則在2016上半年開始營運,獲利1億元。從分支機構數量來看,國銀在新南向18國共設有189個分支機構(分行、辦事處),其中越南據點最多,共55個。從獲利表現來看,2015年上半年,國銀對新南向獲利為50億元,較2014年同期大幅成長43%。由於2015年下半年整體景氣提升,帶動國銀獲利,加上另有業者的緬甸分行也在下半年開業,2015下半年獲利預期高於上半年,這將使2016全年獲利可望來到100至120億元之間。若以個別國家獲利比較,以越南的成長力道最為驚人。東協目前為國銀布局重心,而南亞僅進駐印度。對於國銀為何布局新南向國家,由於國內銀行在本國早已過度競爭,到海外擴大市場才能提升獲利,同時還可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市場(中國)。台商眾多的東協,該區域經濟成長潛力無窮,將是國銀可強力布局的重點市場。東協或南亞國家的金融滲透率低,銀行利差大,有助於增加國銀的海外獲利,也是近幾年國銀吹起「南向風」之主因 (註 [3])。
行政院於日前核定《新南向政策工作計畫》。金管會為配合「新南向」政策,2016年12月20 日宣布本國銀行對新南向政策目標國家之授信總額成長,自今年起,參酌東協十國的經濟成長率,以成長率5%±2%為目標 (即國銀對新南向國家,自今年起每年授信目標成長3%到7%),4年為期。以此估算,國銀對新南向18國的授信保守預估投入銀彈至少要達1,000 億元。若以截至去年10月底國銀對新南向18國授信7,612億元計算,今年國銀對新南向國家的授信,目標增長228億元到532億元,保守預估國銀未來4年對新南向國家授信可增加超過1,000億元。此外,金管會也協助中小企業及新創重點產業取得營運資金,包括對新南向目標國家地區投資或經營業務所需資金。金管會每年將核准本國銀行申請於新南向政策目標國家增設據點數3家。金管會指出,目前我國於新南向國家中之11國共有194家據點。金管會持續協助國銀增設據點,俾利金融業貼近新南向政策目標國家之市場,就近為臺商提供融資服務。其相關作法為監理合作、資料蒐集、法規鬆綁以及儲備人才 (註 [4])。
向來捍衛台灣主權不遺餘力的知名財經法學者、前立委許忠信教授表示,政府應當提振出口,而非擴大資金外流至海外。關於金管會「新南向政策—─金融支援」之方案,目標在未來四年對新南向十八國新增千億元的貸款,他認為新南向應該是要擴大貿易出口,真正把投資留在台灣國內,而不是讓國內銀行到新南向國家在「拚放款」因而忽略授信品質,這樣重蹈過去西進中國之覆轍。萬一被倒帳,不僅獲利被吃掉,也將使得台灣資金持續外流,更提高銀行業的經營風險。我們關切的另一個重點是「台商從西進轉為新南向之後,對台灣的就業創造與所得提高有幫助嗎?」許教授表示,新南向台商應透過提升商品的品質或市場競爭力,讓台灣的製造業擴大出口到新南向國家,而不是把銀行又找去當地進行授信、放款投資。這樣也無助於當前台灣低迷不振的民間投資,恐將持續讓產業空洞化。加上新南向國家雖經濟成長率高,但政治風險也高,企業的公司治理不佳、金融市場成熟度也較差,建議金管會應把關並積極督促國銀,審慎評估投資風險 (註 [5])。
綜上所述,中資銀的規模遠大於台資銀,幾乎無法與其相比。台資銀因受人民幣匯損影響,加上近期中國金融市場風險升高,台資銀在中國放款必將趨於保守,也大幅度增提準備金以因應未來風險。這些都直接影響獲利。人民幣在大幅回貶後,許多企業與個人因此損失慘重。台資銀前往中國設點的獲利微不足道,所需承受的金融曝險卻是高得驚人。隨著中國人行的數度降息後,將讓中資銀的獲利空間受到嚴重的壓縮,和台資銀獲利差距應會慢慢縮小。因此,筆者建議與其前往中國恐不如轉向國內市場深耕將較為實際些。因為美國聯準會(Fed)日前符合預期的升息1碼,而且又預期今年將繼續升息3次,故台灣金融股勢將成為受惠最大的族群。就中、長線而言,由於升息對金融股而言,在國內市場將有助於提高利差以增加收益,屬於「利多」的消息。特別是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股,未來的表現將是值得期待。至於小英總統倡導的「新南向」政策也本非一本萬利。建議政府當記取昔日西進中國的缺失,例如:鼓勵投資實業,輔助當地台商,以落實技術轉型與升級,而不是又在「拚放款」的數字。故政府、台商或台資銀等切勿再犯在中國的錯誤政策為禱,此乃國人之福也。
參考資料:
[1] 王孟倫,2016。兩岸互設分行 學者︰弊大於利,自由時報:12月19日。
[2] 王孟倫,2016。兩岸互設分行 中資銀獲利高6倍,自由時報:12月19日。
[3] 王孟倫,2017。國銀新南向豐收
去年估賺逾百億,自由時報:元月2日。
[4] 配合新南向政策 國銀對東協18國4年拚授信千億元,2016。來源:http://times.hinet.net/news/19835003,12月23日。
[5] 王孟倫,2017。新南向拚放款 學者︰重蹈西進錯誤,自由時報:元月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