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

福摩莎論壇:一邊一國行動黨的成立背景:兼論新政黨的經營與發展之道


一邊一國行動黨的成立背景:兼論新政黨的經營與發展之道

阿湯哥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與「推動台灣公投入聯」理念之堅定支持者)

知名政治學者與民調專家游盈隆教授於自由時報今年 (2019) 82日報導:『柯P組黨》游盈隆點名「新戰國七雄」 預言柯必選2020總統』([1])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日宣布籌組「台灣民眾黨」,為政界投下一顆震撼彈。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在臉書PO文表示,「台灣政黨政治的新戰國時代來了」,他更預言「柯必將參選2020總統大選」。其中「新戰國時代」就是形容近來新政黨紛紛成立的場面,他將剛組成的喜樂島聯盟、台灣民眾黨、一邊一國行動黨,與既有的民進黨、國民黨、時代力量、親民黨等統稱為「新戰國七雄」。

陳水扁總統憂國憂民,今日即使在野之身,依然心繫台灣人民,時時關懷台灣政情與政經進步。祂於今年726<新勇哥物語>500 ( [2]) 提到之重點如后:『民主多元,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政黨競爭的政治,絕不是單一的組織、聲音或直接用「喬」就可以搞定了。20122016,祂全力配合蔡英文總統與民進黨的重返與完全執政,相忍為黨,都反對並阻擋周遭好友另組新的政黨。今日2020來臨之際,物換星移,祂不再反對而且樂見新的政黨[一邊一國行動黨]誕生。主因有二:第一、「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台灣國家路在國會殿堂不能沒有聲音。民進黨與國民黨兩黨皆接受「一個中國,兩個地區」(一國兩區)的概念,在兩岸關係條例規定台灣是所謂的「自由地區」。國會過半數的民進黨依然如故,具有能力修法,卻仍然「維持現狀」。這樣在過半數後的消極、不作為,令台派選民著實失望、痛心。第二,「民主要制衡,制衡靠黨外」。政黨要有鞭策、競爭下,才會有進步,故不能只有一種聲音。這三年多來,民進黨、中央黨部、民進黨團全部都淪為「一言堂」;凡事在內部無人敢站出來建言、批判,就是缺乏強而有力監督制衡的結果。為了避免絕對權力、絕對腐化,民進黨政府更需要「一邊一國行動黨」當烏鴉嘴與防腐劑。』故此,「一邊一國行動黨」的誕生恭逢其時,確實有其必要性。該黨不是民進黨的敵人,反而是益友有三:友直、友諒、友多聞,願意時常提供建言,切中時弊。

台灣的政黨板塊從「新戰國七雄」中,其實約可概分為三大群體:華統政黨-國民黨、親民黨、台灣民眾黨;華獨政黨-民進黨、時代力量;台獨政黨-喜樂島聯盟、一邊一國行動黨。前述這些政黨中,目前尚未成立的一邊一國行動黨,筆者認為該黨未來較能代表2020年後的台灣主流民意的趨向,並且和美日民主同盟下的「印太戰略」較能有相互呼應的空間,真正在引領台灣人未來能走向住民自決,公投建國。

筆者在此對於各界殷切期望的一邊一國行動黨,提出個人對此新政黨的經營與發展之道如后所述:

一邊一國行動黨屬於新政黨,凡真正「挺扁、愛台、反共」者對於該黨深具期待,故值此草創之初,一切從零開始。筆者認為「動態平衡理論」作為參酌運用。該理論的代表人物為巴納德 (Chester I. Barnard, 1886~1961),曾任職美國紐澤西貝爾電話公司總裁約20年的時間,其知名的代表著作「主管人員的功能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堪稱為近代管理學上的經典之作。Barnard本人乃理論與實務經驗豐富者,該理論係由機關人員的心理與行為方面進行研究問題,側重在組織高層的研究。該理論重點具有下列五項要點:一、互動體系論。二、非正式組織。三、貢獻與滿足的平衡。四、權威接受論。五、溝通問題與主管的功能。若干要點,筆者認為可沿用於一邊一國行動黨的草創時期。茲簡介該理論重點如后:

一、互動體系論:係指「組織由人群 (黨員) 間互動的關係所組成的系統」,其中包括「建立共同的目標 (挺扁、建國、入聯)」、「貢獻心力的意願 (政黨乃非營利機構,大家純為愛台灣的理念結合)」以及「相互溝通的能力 (過去在社團間曾有認識、互動,不是陌生的團體或組織)」三項因素所結合起來。

二、非正式組織:Barnard特別重視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就是「無意識、不定型、不具結構型態、自然結合的組織」,像之前運作的各社團法人,舉凡扁聯會、908台灣國、台灣北社等單位。因為前述的非正式組織能為正式組織 (黨部) 擔任三項積極功能,使正式組織更穩固與健全。它具有下列的功能:(1) 可以從事黨部所不便溝通的意見或傳遞資料消息;(2) 藉培養黨員的服務熱誠及客觀權威的安定,而維持組織的團結;(3) 藉非正式組織的互動關係,避免正式的控制,而保持個人自尊、人格完整與獨立選擇。非正式組織相較於政黨,屬於較為柔性的團隊,等於對政治較為敏感 (或避免左右為難) 的台派人士可藉由加入前述的各社團法人組織,間接投入黨部的組織以接受訊息,暗中支持黨部提名之候選人。
三、貢獻與滿足的平衡:係指黨員之所以願為組織(黨部) 貢獻所能係因該黨部能夠給予他各種滿足,包括物質 (金錢或物品) 與精神 (名望、個人權力、工作上的成就感) 方面,故其貢獻與滿足是相對的。由於黨部正值草創的時期,大家皆為情義與理念的結合體,不是建立在金錢、利益的物資層面,乃強調互動體系論內的精神層面。如此始可逐漸成就偉大的未來,建立永續經營的基石。

四、權威接受論:權威不在發令者 (黨組織高層) 而在於受令者 (黨員),即視受命者接受或同意的程度大小而定。前述事項又依下列四項條件而有所不同:(1) 黨員確實瞭解命令;(2) 命令合乎黨部的目標;(3) 不違背黨員的利益;(4) 黨員有能力來執行命令。在前述四項皆能符合時,命令係落在「無利害區」或「無差異區」,黨員就會完成接受命令。

五、溝通問題與主管的功能:「溝通」是黨務工作中極為重要的因素,強調「溝通」的重要性。黨部主管人員應該多加以注意並有效的建立溝通管道,這樣才能增加黨員的團結與合作意識 (這是主動產生的結果,絕不是「口號」而已)。至於黨部主管則是實際溝通管道的中心點。在一個黨部中,主管人員 (黨主席與黨政主管,如組織、文宣等) 為關鍵的人物,故其主張主管應具有下列三項最重要的功能:(1) 建立溝通系統:組織與黨員們的雙向溝通,以形成良性循環。(2) 積極取得黨員的努力、貢獻與合作意識:標榜「挺扁、建國、入聯」,讓黨員們有凝聚力、向心力,具有共識,共同奮鬥。(3) 設定與制定黨部目標:。


參考資料:
[1] 自由時報 (2019)。『柯P組黨》游盈隆點名「新戰國七雄」 預言柯必選2020總統』, 82日。
[2] 陳水扁總統 (2019)。「民主多元。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政黨競爭的政治」,新勇哥物語,第500集,72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