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豬」年開春
淺談國內外政經展望
圖1_2018年選在10月25日光復節這天,台大台語文社、公投盟、與獨台新社等20個本土派社團大串聯,組成Formosa青年議會籌備處,宣布11月17日,將在高雄舉辦「走尋Formosa共和國民-新‧國家運動」遊行和晚會,邀請關心台灣前途的民眾一起上街,喊出獨立建國的心願。
今年是「豬」年,本應諸事大吉、珠圓玉潤、豬凡順遂;豬拱財源旺,龍騰國運昌;無奈今年逢「9」劇變,每十年就是一大關卡,國運蒼狗白衣,變化無常。特別是明年元月中旬的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果,攸關本土政權的存亡至鉅,情勢萬分險峻,實在無法輕鬆以對。筆者擬針對明年初選舉結果、今年國內經濟與美中貿易戰下的中國經濟等提出報告如後:
首先、本月十日周末正值大年初六,前往新竹市參加公投盟的新春會師活動,有來自台灣中北部 (包含台北、中壢、新竹、苗栗、台中等) 各地弟兄姐妹們,還有若干工運成員亦前來與會。活動後舉辦便當餐會,並邀請公投盟總召蔡丁貴教授演講,發表這次2018年選戰結果與2020年立委與總統大選可能結果的看法。蔡教授表示,往常每八年才會發生政黨輪替一次,令人料想不到的是蔡政權短短兩三年內的執政,就被嚴重的打臉了。他個人對未來台灣政局的發展表示憂心,認為朝小野大或者再度輪替的情況發生。該可能的情境分析如下:1. 總統勉強過關、國會不過半,本土台派仍有牽制能力 (此為「理想」狀況):雖國會過半的優勢喪失,若有強而有力的本土獨派第三勢力進入國會,對美國強化台灣主權的今日,應具有加分效果,對台灣未來住民自決、公投建國還是往有利的方向在繼續前進中;2. 總統選輸了且國會不過半,本土台派仍有少許牽制能力 (此為「偏悲觀」狀況):本土政權輸了,憂心中共對台灣主權主張的深化,恐由「九二共識」、「一國兩制」,逐漸鋪陳至「和平協議」的簽訂,藉由國會本土台派力量的強力監督,並和民間台派社團的通力合作,以阻擋簽訂「和平協議」慘狀的發生;3. 總統選輸了且國會不過半,本土台派毫無牽制能力 (此為「極度悲觀」狀況):前述情境的深化,國會本土台派力量的根本不足,無法有抗鬥能力,故必須仰賴更多獨派團體的聲音站出來,走上街頭,持續抗爭,以避免台灣被中國併吞的慘狀發生,此為類似公投盟團體之責任與能量的加重。
圖2_美國總統川普13日簽署了7,160億美元的國防授權法案(NDAA),批准軍事支出,並對美國政府與中國中興通訊公司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定的合約放鬆管制。 (圖川普推特)
其次、在國內經濟上,談到擴大內需方面來說,筆者參閱:今年1月14日工商時報社論:「因應景氣降溫,蘇內閣應重新檢視擴大內需方案」,得知:在面對國內外景氣降溫,行政院雖已提出「擴大內需方案」,然該方案了無新意,多半是在既有諸措施下的繼續執行,或者略為加碼推動,例如:促進國內旅遊、補助節能家電購買、爭取國際活動在台舉辦、加速都市更新以及促進台商回台等措施,這些屬長年老調的例行工作,皆無法精確估算出這些措施,可提升多少經濟成長率或者創造工作機會。值此在全球景氣降溫、台灣經濟走疲之際,此擴大內需的提振力道相當有限甚而無感。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從過去歷年的經驗可知,消費者的信心影響經濟景氣甚深,國內外皆然。自1930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歷次景氣起落,皆與信心有關。台灣在1990年代的民間消費平均年增率為7.4%,遠高於當時平均經濟成長率6.6%。因為正值「解嚴」以後國內的政經情勢讓台灣人看到希望,故當時大家勇於消費,企圖透過消費以帶動高經濟成長;至本世紀2000年以後情勢丕變,2001∼10年的平均消費成長率降至僅2.3%,尚低於同期間經濟成長率為4.2%。由於後來藍綠對立紛擾的政局、不同黨派執政下多變的政策致使消磨民眾信心,抑低消費傾向應是主因。蘇內閣應以提振民眾信心為當務之急,擴大內需的修正應以提振消費信心為首要思維,故此方式不必劃地自限、編列大筆預算而胡亂花錢,重點在於該政策要能足以提振信心,引領台灣經濟向上提升。
至於經濟景氣方面,今年2月12日按自由時報記者吳佳穎報導:「Ifo示警:台經濟半年後轉壞」,得知德國Ifo經濟研究院本月11日公布,訪談對象為專家群,表示今年第一季全球經濟氣候指標從上季負2.2點降至負13.1點,已經連續四季出現下跌,為2012年第一季以來的「新低」紀錄,而且對經濟現況與六個月後經濟預期評價均大幅下跌,顯示全球經濟成長有日益疲弱的情勢;至於台灣部分,對於整體經濟、資本支出、民間消費均呈現「壞」的情況,六個月後整體經濟預期則為「轉壞」,而且分數續跌10.8點至52.9點,就是說下半年台灣經濟景氣不佳。行政院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表示,近期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IMF)、IHS Markit等國際機構皆紛紛調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其中Ifo調查結果與智庫預測相符,受到美中貿易戰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未來全球經濟出現下行風險加劇;此和近期美中貿易戰息息相關,若該兩大國談判能有好的發展訊息傳出,則經濟信心有望上彈。
台灣部分,對整體經濟、資本支出及民間消費濟連續呈現「壞」的情況,而且預期六個月後的前述三大面向表現皆呈現「轉壞」,等於不是好消息;同時預期未來半年的進、出口皆為「轉壞」,美元對新台幣繼續呈現升值,物價與短期利率將會走跌,長期利率將會上升,股價則呈現下跌。這些情況皆為經濟景氣轉壞的徵兆。雖然預期未來半年的長期利率將走向升息,但從47.4點降至5.9點,顯示預期未來半年央行是否升息人數接近,目前對貨幣政策走向已從正常化進程轉為關注能否穩住經濟前景;此外,美元對台幣雖然連續呈現升值,但分數也從88.9點降至18.8點。
最後,在美中貿易戰下中國經濟。由於在「中國製造2025」的推波助瀾下,長年在竊取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強迫技術移轉與市場准入等,故引發今日美中貿易戰的苦果。實際情況,說明如下所述:1. 經濟的向下調降:中國經濟的下行、積弱不振,報導聲稱為6.5%的經濟成長率,創下自1979年實施經改以來的新低紀錄,有人說其實是低於2%或為負值,此和其政治、國家體制等出了莫大問題,中共內部的專制、腐敗極為嚴重,中央或地方官員假建設之名,行貪汙之實,形成「攏是假、虛幻」的高度經濟成長。2. 消滅私有制 (國進民退):中國出現消滅私有制的惡化現象,民主國家日前普遍的企業制度是民營企業。中國奉行的黨國體制,共產黨就是國家,國企就是中共的黨營企業,故無法接受削弱國企的主張或說法,因為國企是現有中共經濟結構很大的部分,美國要求中共必須改革與糾正扭曲市場的結構性問題,私有化或民營化,早已蔚成一股國際民主國家的風潮。但中共當局主張說不能改的堅持不改;國企出現效率低落但掠奪行為日益嚴重,致使中國民企受到衝擊,政府積欠民企的債務金額非常的驚人,連民企的企業主在人身、財產安全皆有隱憂,就是所謂的「國進民退」。3. 地方政府債台高築:初估40兆元人民幣,佔其國民所得毛額的六成。其中到期債務金額,去(2018)年為8,389億元人民幣,今年為1兆3,131億元人民幣,卻一直在利用「龐氏騙局」的手法在借新還舊,這是永無止息的無底深坑。所以,對外吹捧中國的富裕榮景,恐為南柯一夢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