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以古鑑今──東寧國王鄭經西征中國

以古鑑今──東寧國王鄭經西征中國

黃清雄

鄭經於1670年與英國商務代表簽訂台英兩國通商條約,約本上他的名銜是King of Tywan,台灣國王。

1674年東寧國西征中國,鄭經國王親自督師至福建,連續七年,難能可貴,在戰爭史上,有研究的價值。自1684年至今,未看到哪一個歷史學者將他最後失敗的原因切題地說出來。

鄭經到福建,很受福建人民歡迎。問題是,他的西征主要目的是經貿利益,超過戰略意義。當時,中國分裂為三國時代,吳三桂宣布成立「大周帝國」,尚之喜也自立為王。其中,大清帝國勢力及土地最大。東寧國打出明朝故國牌,協助中國人獨立。鄭經的作法是在廈門設立六官,是鄭成功1661年東征福爾摩沙之前,在福建所成立的機構。六官政治機構,花幾年時間分析它的性質,確定它是戰地臨時政府。在明朝,除朝廷外,為因應內亂外患,尚可成立監國。這個權位等於朝廷,只是名稱不同而已。當時,鄭經並未宣布成立監國,如此,怎能號召大周和大清的臣民起義並造成風氣?

六官機構帶著鄭氏王朝的政治圖騰,卻不明示東寧國。以現代術語來說,是代理戰爭。例如,美國在韓戰時,以聯合國名義對抗蘇俄及中國聯軍侵略韓國,難怪共產北韓的軍民很少向南韓投誠。鄭經討伐中國,也是代理戰爭。在戰略上,旗幟不明顯,最後以在舟山群島的定海島駐軍司令蕭琛一次誤判清軍舟師兵力而導致一場小戰役失敗,讓西征大軍產生動搖,豈非不可思議?

採延續六官制度是總制使陳永華的主張。他的季女嫁給鄭經的瞑伶子鄭克臧。鄭經赴中國征戰期間,陳永華很機敏,立即建議鄭經准許鄭克臧在台灣安平成為監國。一旦鄭經在中國戰場上發生不測事件,鄭克臧就是當然的台灣國王。可見,陳永華只顧其女婿的政治前途,不計東寧軍西征中國的成敗。


今天蔡英文的兩岸關係政策台灣獨立旗幟不鮮明,沒有號召力,讓泛藍份子隨便到中國去取經。蔡政府犯下戰略上的大錯誤,猶不知反省。大談司法正義,顧小謀而亂大謀。小英總統的才智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