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中華文化總會是做什麼的?

中華文化總會是做什麼的?

自由台灣黨

劉兆玄被蔡英文政權逼退中華文化總會理事長一職,府方發言認為除了劉兆玄之外,歷屆理事長都由總統兼任,理應回歸慣例。

劉兆玄則一度不讓蔡英文加入會員,不讓總統有參選理事長的資格,並且聲稱中華文化總會資金都是自己募來的,蔡英文是強佔民產。

其實稍微檢視中華文化總會的由來,真相並不複雜。這個團體在1967年由蔣介石成立,叫做「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簡稱文復會),是個黨國不分背景下,拿台灣人的錢成立的中國國民黨外圍組織。功用是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藉由文化研究與宣導,強調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才是「正統的中國」,進而取得統治台灣的文化正當性。

一言以蔽之,就是個幫蔣氏政權擦脂抹粉,竊佔民產而來的團體。

這個團體在2006年陳水扁總統就任期間被更名為「國家文化總會」,總算是從名字開始,脫離中華魔咒。殊不料在2010年馬英九上任後,又被改名為「中華文化總會」。

這個基金兩億多元,持有不動產尚待清數的團體,更成了政務官下台之後的養老院。馬英九為了「慰勞」88風災擋箭下台的「功臣」劉兆玄,把中華文化總會理事長從無給職改成有給職,讓劉兆玄可以去安心養老。

試問,88風災期間天怒人怨,馬英九救災不力,政治責任卻要當時的行政院長劉兆玄扛起。所謂的「扛起責任」,應該是「退出政壇」,沒想到卻透過中國國民黨的外圍組織,讓做不好並且扛責任的劉兆玄有地方享清福。台灣有這種人這種事,我們能不生氣嗎?

政黨輪替,馬英九下台之後,中華文化總會成了藍綠必爭之地。透過這個團體,可以跟中國以「文化交流」名義接受中國統戰的利多。對個人來說,可以獲得飯局招待與利益輸送。對政黨來說,可以透過文化為理由拉近與中國的關係,取得台灣親中民眾的信任。

為什麼蔡英文政權不敢站在道理上做實事,說真話?說穿了,中華文化總會一開始就是黨國外圍組織,早就該納入不當黨產一併清算。後來在馬英九期間轉型成與中國私下往來的管道。蔡英文遮遮掩掩的要取回理事長職位,卻不敢把事情做對:應該把這個團體從裡到外徹底革新。要嘛解散併入文化部,又或是改名回陳水扁時期的「國家文化總會」,甚至更積極的改名為「台灣文化總會」,為研究、保存、發揚台灣人的文化而努力。

民進黨想要取得中華文化總會的運作權,是為了要從中國國民黨外圍團體手上把中國交流的管道拿回來。這也凸顯了民進黨維持流亡政府體制的決心。

自由台灣黨認為,台灣有原住民文化、四百年來的福佬客家漢文化、日本文化、戰後新移民的中華文化以及近年來的新住民文化……文化保存、梳理、交融、淬煉與提升才是當前首要課題。戰後帶來的中華文化,只佔台灣文化的一部份。以軍權政權鎮壓為後盾,卻壓榨各族群母語與文化的發展,到底有什麼必要以總統擔任理事長的慣例,發揚中華文化?民間若有對中華文化熱愛之士,大可自行籌組民間團體進行發揚。但一個有轉型正義問題的組織,如果不能大刀闊斧的革新,則長年被壓抑的台灣文化又在哪裡?

劉兆玄辭職只是個開始。中華文化總會是否會成為蔡英文政權與中國往來的私下通道,請大家一起保持關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