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社評:這樣的政府要他幹甚麼?


社評

這樣的政府要他幹甚麼?

台灣民族黨主席 莊孟學

  當以言語無法追求公平正義的時候,拿身體來做為抗爭的工具,只是絕望中最無奈的選擇。弱勢者只能回歸野蠻取代文明。

   這幾天透過媒體的大量報導,我們得知全國關廠工人連線5日在勞委會前廣場辦尾牙、蛋洗勞委會後,轉往台北車站,占據第三月台,並在勞團幹部帶領下,數十位遭勞委會「追討貸款」的阿公阿嬤級勞工跳下鐵軌阻撓列車進站,重演1996年由曾茂興所策動、率領的臥軌事件。過程中勞委會主委潘世偉表示不應該這麼做,「帶頭的那幾個人要負責,把勞工的生命身體當成工具在使用,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

   一九九六年全國自主勞工聯盟首任會長曾茂興在聯福紡織勞資爭議期間帶領勞工用「臥軌」的方式進行抗爭。那場抗爭使得聯福勞工面臨老闆落跑、關廠失業,生活無依的處境得以被社會大眾了解。但是曾茂興被檢方依「公共危險罪」起訴,被判有期徒刑10個月,不得緩刑

  1988年至1999年李登輝主政的12年間,台灣的平均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6.62000年至2004年陳水扁主政時期的5年間台灣的平均經濟成長率更降至百分之3.3。而馬英九執政至2012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降為百分之1.05,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李登輝時代的失業率為百分之2.69;陳水扁主政的2002年曾突破百分之5到百分之5.172004年回降至百分之4.4。馬英九2012年的失業率為4.24

  16年前台灣開始面臨產業西進的挑戰,對台灣傳統產業來說,投資成本先要考量的不外是勞工工資、土地取得,另外就是資金的取得。以台灣的情況而言,由於生活水準的提升、政治民主化以及人權意識的抬頭,如果傳統產業無法在勞動條件上進一步改善,即刻面臨勞資衝突。對許多本地企業主而言,要配合政治的轉型,就必須進行企業體質的改善或轉變。另外,在環境保護上,為使台灣能永續發展,保護環境所需成本與日俱增。

  中國這一個新興市場宛若一塊待開發的投資處女地。中國中央政府保有相當大的集權。而地方為了發展經濟,一切「向錢看」。台灣政府面臨的轉型正義對中國來說並不存在,因此中國可以大刀闊斧,以公權力排除萬難,一切只為了經濟發展。對台商而言,生存是最重要的。「現在不卡位,更待何時?」因此,傳統產業的上中下游整批前進中國,而高科技工業夾帶國際競爭優勢,更獲得中國的青睞。不少企業在利益掛帥的狀況之下,選擇拋棄與企業胼手胝足的台灣勞工,開始覬覦中國的市場,放棄了長久以來建立照顧員工一輩子的價值觀,以行動掏空台灣,同時放棄了企業的責任。另一方面,執政者選擇當旁觀者,少見公權力的介入,使得台灣的勞資糾紛日愈嚴重,終致應該謹守中立維護勞工權利的公權力變成可議的對象,公親變成事主。

  16年後臥軌事件的重演是中國對台灣磁吸之後的效應,更是台灣統治者的錯誤施政與無能所致。現在的執政當局將原本的「代位求償」變成對勞工借貸的追款。政府無能對付積欠勞工薪資的資方,要求他們負擔應負的法律責任,反而成為違法落跑資方的幫兇,專挑軟柿子吃。所謂的國家正義已淪為政客欺壓人民的利劍。

  數十位老人家在寒風中冒著犯眾怒的罵名,跳進台鐵的鐵道中臥軌,而引起國人的關注。這些被企業背叛的員工以身體和生命的安危作為抗爭的武器,這是沒辦法中的選擇,是對官逼民反的反射。當人民無法得到「國家」公權力的保障,只能用肉身來要求討回公道時,這是人民的悲哀,也是政府的無能。如果政府的公權力無法伸張公平與正義時,這樣的政府要他幹甚麼。


《本文已刊登於2013-2-7台灣守護周刊57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