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閱讀,意義之旅

閱讀,意義之旅     李敏勇

在語言的森林

輕輕地
我打開書的門
每一個字
是一個鍵
在語言的森林
鳥鳴的樂音帶引我
穿梭在字與字之間

意義的葉片
搖曳在風中
應和著大地的脈動
溪流裡
延伸許多隱喻
天空的象徵照在清澈水面
有時明亮
有時黝暗

思考的魚群
沿著流水
在漩渦中翻滾
某些逆流而上的動向
征服物理的律則
宣示生命能量

水濕的地表
一些落葉
一些苔蘇和草花
記錄著時間的形跡
形構著另一個世界
無限寬廣
無限深   (一九九四)

  閱讀,是一種意義之旅。
  經由文字這種語言的符號,閱讀者在意義的符碼穿行,彷彿穿行在森林裡。文字,書寫的行句,篇章,冊頁……..其實就是森林。
  我喜歡閱讀,無所不在地閱讀。詩、散文、小說,社會學和政治,哲學和經濟……一本書在手上翻閱著,觸撫並探詢著書寫者經由不同文本呈現的世界。
  詩人,面對著語言,編織著意義的地圖。從語字可以巡梭精神的行跡。在語言的森林裡,首先,我想到聲音。如果行句是語言的森林,那麼聲音——語字的聲音,無疑可以想像是鳥鳴之聲,吟唱著某種聲音。
  語言,首先是一種聲音。
  接著語言是某種形象,語字有聲音的翅膀,讓意義飛行。而其形象,彷彿林木的葉片,是視覺性的風景;而其形象,也像是森林裡的溪流,穿越林木而流淌著、延伸著。穿過葉片,光從天空探照下來,照在溪流上,水面映著光的形影。在閱讀時,行句的意義並不只是一種情境,或明或暗,或顯或隱,語言行句的形象是多變化的,有時在明暗對比中撕裂、拉扯。
  重要的不只是聲音,也不是形象,而是意義。聽覺性和視覺性,是為了思考性而存在,是翅膀或橋梁,承載意義的質量。過度遷就聽覺性,或遷就視覺性,容易陷於形式主義的案臼。重要的是凝視,傾聽其中的重要意義,被思考的魚群帶著,有時候有反逆性,有時候順沿而行。矛盾、衝突、多面向,在隱喻中的意義質量掩藏著,特別是詩。
  森林裡常常是潮濕的,許多生命蘊含在其中,滋養在其中。覆蓋之物掩藏著時間的歷史,其實就是充滿豐富意義的空間。這樣的時間性和空間性,構成的意義世界,是寬廣的,也是深刻的。
  在閱讀時,我這麼探尋著。在書寫時,我也這麼思索著。行句構成的語言森
林,是一個意義的世界,一個生動的意義領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