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視播報”台灣的國家路:阿扁總統的主政期間”的觀後感言
阿湯哥 (曾留美主修財經多年 自由台灣黨終身志工)
中華民國歷任的總統皆留給我們台灣人,印象最深刻、繪炙人心的政治標語分別如下:蔣介石是「漢賊不兩立」,蔣經國是「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 (三不政策)」,李登輝是「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兩國論)」,陳水扁是「台灣中國,一邊一國」,馬英九是「兩岸同屬一中」,而蔡英文則是「維持現狀」。按照前述的這些說法來看,兩蔣是迴避而不敢正面應對的消極方式在定位雙邊關係,因為牠們是中共的手下敗將,這樣的說法也就不足為奇;李扁是趨於彰顯台灣是國家實體,其中李僅是準國家
(quasi state) 的概念,而阿扁總統則深化為主權國家層次的說法,所以是近三十年來對台灣主體意識的發揚上貢獻最為卓越的領袖。在馬英九任內,可謂喪權辱國,自甘墮落,將台灣矮化為「在九二共識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至於蔡英文時期,也比起李扁時代向後退一大步為「維持現狀」。然中國似乎也不領情,仍執意在破壞、改變雙邊的現狀,意圖據為己有並吞併台灣成為中國的一省。
一邊一國,是指認定台灣、中國不屬同一個國家的主張。因為雙邊分離、分治且互不相干,各自獨立多時;嚴格來說,自1895年自台灣割讓給日本後,和中國即毫無關係也。一邊一國,就是台灣由阿扁總統在民主進步黨執政時,對於雙邊關係的一種外交政策。台灣是太平洋上國際的台灣,不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下的台灣,也就是支持台灣獨立運動與台灣主體性說法的重要政治主張。在2002年8月3日,由阿扁總統透過視訊會議發言,對當時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台灣同鄉會第29屆年會上向與會人士所提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說法,國際與台灣各界為之譁然。此說的部份重點茲摘要如下:『…我們必須要認真思考,要走自己的路,走我們台灣的路,走出我們台灣的前途。什麼叫「我們台灣自己的路」?很簡單,也很清楚,非常明白。我們自己台灣的路,就是台灣的民主之路、台灣的自由之路、台灣的人權之路、台灣的和平之路。台灣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國家不能被欺負、被矮化、被邊緣化及地方化。台灣不是別人的一部分,不是別人的地方政府、別人的一省,台灣也不能成為第二個香港、澳門,因為台灣是一個主權的國家。簡言之,台灣跟對岸中國一邊一國,要分清楚。…』相對於李登輝主張的特殊兩國論,僅認為台灣與中國大陸分屬不同國家統治的說法尚屬不足,而一邊一國論則更強調台灣是有別於中國之外的獨立性。換言之,阿扁總統對於台灣主權擁有、獨立建國的認知及其主體性的守護等議題,皆遠在李登輝之上甚多。
阿扁總統於 2008年推動「臺灣入聯公投」,由於當時臺灣曾連續13年未能以「中華民國」或「臺灣」名義成功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故選擇於2008年總統大選同日同時進行的公民投票。其目的就是希望以公投結果向聯合國及國際社會證明:臺灣人民堅決支持臺灣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此舉大幅增進台灣人對公民投票的認識。此一方式是今日全世界的許多地區脫離殖民統治,運用和平、理性又不流血的手段,成為主權國家的重要利器,提升台灣人的主權意識,並強調建立國家的重要性。從台灣歷年來民意調查即可得知,其結果如下:2002年8月4日,TVBS新聞台所進行的民調,其中有54%:同意一邊一國論,29%:不同意,16%:不知道。2009年7月21日,遠見雜誌民調中心發布關於民眾對於兩岸現況看法的民調,結果認為兩岸目前是「兩個各自發展的國家」者為82.8%,「同屬一個分裂的中華民國」者為4.9%,而「同屬一個分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者僅0.7%。2013年4月29日,台灣指標民調發布的定期民調,有56.2%者認同台灣與中國是「國與國的關係」,26.4%者持相反意見,而17.4%則未明確表態。2015年10月15日,分別有69.3%、69%的民眾認為兩岸是「一邊一國」、「一中一台」的關係。由此觀之,阿扁總統是台灣近代對台灣民主政治貢獻最多的一位政治人物,未來堪稱為台灣共和國的國父實不為過。我們若無阿扁總統的「一邊一國」言論的引導並推動「臺灣入聯公投」等具體作為,讓我們認識與了解自己的身分,不然我們台灣人幾乎在心中沒有國家的觀念,更遑論是中心思想或建國理念等,簡直就是無根之人,致使今日自己是無國籍
(stateless) 之人、中華民國不是一個主權國家也不自知,悲呼哀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