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側目的胡話
廖清山
劉曉波病逝前後,世界出現各種正負不同的評論。其中有情緒性的發言,更有借題發揮的論述。但最意外的,莫過於王丹在臉書上的發文喊話,「劉曉波與台灣有深厚的淵源,如果能到台灣來治病,我願意放棄回美國的計畫,留在台灣陪伴他。」
表面上看,這是情義相挺的肺腑之言。但「願意放棄回美國」一句話,好像語帶威脅口氣的條件說,讓人覺得很不是滋味。
不知道對於台灣,王丹是否重要到一旦沒有他,台灣會遭受到莫大的損失。可是當他表明要離去時,就有重量級人物跟他談條件,請他留下來。然而當時可能條件談不攏,無法改變初衷,他不接受挽留。如今為了劉曉波,他有意重回談判桌。假如雙方能够談成,他「願意放棄回美國」,留在台灣。
根據字面的意思所作的解釋,假若說對了,不禁就要疑心三年前的一則新聞,是不是媒體造謠生事?
那則新聞,說的是王丹懷疑自己有腦部腫瘤,但因為美國治療費用太高,他要求台灣政府專案處理,協助他返台就醫。據說當時還引起一些負評。我認為一般台灣人應該不至於會如此沒有同情心。在此之所以會拿這事出來說道,主要想說明,王丹有一段時間的確不在台灣。台灣一樣日昇日落,台灣人該吃,吃;該喝,喝。沒有聽說因為王丹不在,日子難過,甚至過不下去。
可見王丹想多了!
如今劉曉波走了,王丹也回美國了,好像一切回到原點——雲淡風輕,什麼事也沒有改變。
但,什麼事也沒有改變?真的是這樣嗎?
多年前,在野的蔣介石突然在台灣復行視事,塑造的氛圍,便是斯人不出,奈蒼生何?儼然他是神,是「民族救星」。後來的歷史卻證明他是不折不扣的殺人魔王,台灣人剋星。
如今魔王不在,台灣卻時不時有人端出怪面目,說些五四三的話,讓人誤以為別人都不行,只有他才洞鑒古今,了解問題所在。
就在得知劉曉波過世後,陳芳明在臉書發文批評,「我們再也不能原諒中國共產黨。如果還有政治人物散播『兩岸一家親』,或是強調『愛台親中』,那是無血無眼淚。劉曉波死了,中國的民主希望也死了。」
通常政治人物考量的是選票,以及選民關心的地方利益、國家利益。看看近日川普和法國馬克宏舉行聯合記者會時,他們就是雙雙讚揚習近平,避談劉曉波之死或就此事提出批評。
川普談起習近平時說,「他是我的朋友,我非常尊重他。……我們已非常了解彼此。他是位偉大的領袖,他很有才華。我想他是個很好的人。」因為美國期待中國對北韓下狠手,徹底解決北韓核問題。
馬克宏也對習近平讚不絕口,表示他與習近平的首次接觸「極富成果和正面」。他知道,目前法中之間的工業和經濟關係已經相當緊密,但在發展兩國教育和氣候交流方面,法國也希望能够有所增進。
他們的盤算往往是多方面的,有時為了「有所得」,也不得不忍受「有所失」。揀到一些,拋棄一些。明知就算是違心之言,何妨說說門面話?畢竟政治很現實,是殘酷、沒有「人性」的。
也許有人會說,國與國之間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的遊戲,只有大國玩得起。一般小國遇到強國,只能遠遠地躲開。說實話,躲得開也就算了,萬一躲不開,又不想(不敢)面對,到頭來,總歸死路一條。倒不如正面迎戰,說不定還有勝算,得到活下去的機會。
看過日本相撲節目的人,大概會注意到一些外型、體力都不如人的小兵,常常會「意外的」打敗巨漢而嘖嘖稱奇。其實只要一上賽場(土俵,a sumo ring),誰都一心一意想嬴,而且誰都有機會嬴。
過去有一個小兵「舞の海」(171公分高,101公斤重),每當一上場,大家馬上屏息靜氣的期待看場好戲。事實上,他有好幾次打敗過横綱(相撲最頂級選手)。但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與巨人「小錦」(187公分高,275公斤重)的對戰,其過程的精彩絕倫,曾被美國報紙詳實刊載。
兩人之間的十二次對戰成績,「舞の海」嬴七次輸五次,勝多敗少。誰說「強者」一定嬴?
(小兵「舞の海」對戰巨人「小錦」,勝多敗少)
其實檢視陳芳明的發文,根本不值一駁。
「我們再也不能原諒中國共產黨。」「再」字,用在這裡,只會叫人搖頭太息。「六四」壓制手無寸鐵的平民老百姓,可以原諒嗎?抓走台灣人李明哲、一連串外交打壓、飛彈威脅台灣,都可以原諒嗎?——我們原諒過嗎?難道陳芳明對中共的態度,一向和台灣人不一樣?
「劉曉波死了,中國的民主希望也死了。」這是廉價的造神,肯定不是劉曉波能接受的。
基本上,他的偉大處在於平凡,他深知他無法以個人「力量」解決問題,而只有透過「言論」使政府反省,使人民覺醒,大家一起努力。這種事,他的昔日同伴余杰、胡佳在做,他的遺孀劉霞在做(只要有機會,她一定向國際發聲。熟知中國人權的孔傑榮認為,中國在擔心劉霞會成為海內外異議人士的新領袖象徵),甚至馬里蘭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言的楊舒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努力。
記住,誰都可以追求民主,資格並不僅限大人物或「名人」,質量也不必多麽厚重精緻。相信十四億人口中,一定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劉曉波點過火,下一個點火的人,也許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突然就出現。一個點,十個點,像煙火鞭炮一樣全面點燃。這不正是劉曉波的期待嗎?
中國的民主希望不會死,陳芳明不必指控人家無血無眼淚。這麼說好了,假如有台灣政治人物主張「親中愛台」而幫助中國早日獲得民主,利己(台灣)利人(中國),又有何不可?
當然,任重道遠。想從老虎口中挖出一塊大肉,何等不易。尤其是旁邊有人發出意見,提議先拿鉗子拔掉虎牙;有人說先抓虎尾分散注意力再下手;也有人開始琢磨著,取到大肉以後能否分到一塊,分的又是哪一部分;更有人冷嘲熱諷,「哼,就想做秀。」說不定再發揮想像力,指控說,就知道早和老虎套好招,先引來圍觀的人,找機會把他們送進虎口。
弱小民族的領導者動輒得咎,沒有本事就別自討苦吃。倘若決心為大家犧牲,功過只能交給歷史處理。事實上,批評者若太超過,是非有標準,大家還是會看在眼裡的。
去年年底陳芳明在臉書發文表示,他因為曾經看到蔡英文臉書貼文,「我是蔡英文,我支持婚姻平權。」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所以投票給她,也鼓勵多少學生支持她。後來發現柯建銘說,「不排除朝立專法的方式讓同性婚姻合法化。」一氣之下,嗆聲如果婚姻平權法案沒有通過,「就把我當做傻子吧,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支持民進黨了。」
他以為蔡英文就是民進黨,而民進黨的政見只有「支持婚姻平權」一項。只要發表這方面的意見他不認同,與他認定的「支持婚姻平權」條件相左,那可能是他「最後一次支持民進黨」。
祭出這種初級二分法,使人看到他的幼稚;但凡不聽他的話就分道揚鑣的態度,更是展示他的無賴、可惡。
陳芳明專攻歷史,也擔任過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最愛強調他是「深綠的」(「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私下也對媒體人王時齊說,「我真的是深綠的」)。想不到見識如此淺薄,人品如此卑劣齷齪。原來他接近民進黨不是打算奉獻,而是存心利用,令人感到相當意外。
起碼在這一件事上面,讓人看到他醜陋的真面目,不厭惡也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