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達格蘭大道的諷刺
沈建德
蔡英文去函教宗,響應「世界和平日文告」,談到移民與難民,起先表示,台灣早期多為南島族群,經過3百年前的「唐山過臺灣」及1949年約兩百萬人逃離中國來台,之後函中開始出現「台灣作為移民社會」、「華人世界民主自由的國家典範」的字句,不符史實,對「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是一大諷刺!
1. 先談300年前:台灣早期為南島族群這點沒錯,但到現在仍舊是南島族群的原住民社會,不是移民社會。「唐山過臺灣」10去6死3留1回頭,留下來的要面對瘧疾登革熱,存活率不高。
原住民社會變成移民社會的原因是乾隆23年開始漢化政策,賜漢姓、漢名,熟番族譜接到中國,台灣番黎變成黃帝子孫。
2. 再談1949年:蔡函的執筆者道聽途說有兩百萬難民湧入,之後台灣就成為「華人世界典範」,這種說法太噁心。
據1956年的「台閩地區戶口普查」,是年在台中國人只有94萬,女性21萬,包括軍隊,及大陳撤退的難民,當時台灣總人口為923萬。亦即台灣人829萬,中國人口只佔一成,台灣不是「移民社會」也不是「華人世界」,到現在都一樣。
又1949年1月12蔣介石怒責陳誠狂囈的電報說:在對日和會之前,台灣不過是中華民國一托管地性質。
1951年9月4~8日對日和會成立了,也簽約了,日本棄台灣,遵守托管、獨立聯合國憲章(第77、76條)處理從敵國分離的領土的原則。
台灣非中華民國領土亦非其托管地,而日內瓦公約第4公約第49條,「佔領國不得將其本國平民之一部分驅逐或移送至其所佔領之領土」。蔡函所談的移民也好,難民也好,有法律上的問題。
圖1. 熟番時的潘敦仔。
圖2. 歸順漢化的岸裡社總通事潘敦仔,「蟒袍加身」。漢化就可做大官,當然有些台灣人抵擋不住誘惑。
「沈建德的東西,沒有學術價值。」
回覆刪除----自由時報記者曾韋禎的部落格,2010年(http://blog.roodo.com/weichen/archives/1142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