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戶口歷史記錄,讓你心裏有數
沈建德
說台灣人祖先随鄭成功來是無知,而唐山過台灣只佔台灣人口的極少數。台灣不是移民社會,也不是華人世界,那麼,是什麽?讓歷史自己說話:
下圖中第一行,蔣毓英的台灣府志記載「民口 30,229,番口8,108」,是清滅鄭,鄭氏軍民被趕回中國留下鄭時已歸順的台灣熟番人口(未歸順的不是番民,與鄭或清無關,當然不計)。
歸順且已漢化者稱為「民」,男女計 30,229人,歸順尚未漢化者稱為「番」男女共8,108人。
圖中第2行,高拱乾「台灣府志」,康熙22年(1683) 口 16,820,另八社土番口3,592。同是1683年怎麽人口少了將近一半?因康熙只算男丁,女的不計算在内。
再下去,雍正年。雍正8年(1730) 許良彬的奏摺說,番社新舊歸化至少60萬人(男女並計,下同)。奏摺原文為:「台灣番社新舊歸化內附戶口不下貳、參萬社,每社男婦老幼多至壹、貳百人,少亦不外數十眾」。估計為至少60萬的算法如下
依此奏摺,以最少的計算,台灣番社當片至少有兩萬,每社最少30人,所以,1730年時的投降滿清的原住民人數至少有60萬。
這個估計,26年後,乾隆21年(1756) 喀爾吉善奏摺證實無誤。喀爾吉善說「臺灣府屬實在土著流寓并社番大小男婦共六十六萬一百四十七名口」。奏摺裏面的「流寓」有可能包括入台籍的中國人,但研究之後排除。
理由1. 許良彬時「番社新舊歸化內附」至少有60萬,經26年自然成長才多了6萬,所以喀爾吉善的66萬人口應屬原住民。
理由2. 中國人被算在台灣人口,其人須先申請入籍台灣。但就批准中國人申請入籍台灣的規定而言,比批准中國人入台更嚴。
因批准「入台」而來者非良民,承辦官員頂多扣薪、降級、降調。但批准非良民「入台籍」要免職吃牢飯(見附件),所以喀爾吉善奏摺裏的「流寓」絕大多數應該也是番。
「台灣番戶口歷史記錄」,給你心中有個數,台灣是熟番社會,却認賊作父。
(附件)[大清會典]:「如有良民情願入臺籍居住者,令臺灣府、縣查明,出具印文,移付內地府、縣,知照該縣,申報該道稽查,仍令報明該督、府存案。若臺灣府、廳、縣官不行查明,以致奸宄叢雜居住,經該督府查出題參,照隱諱例議處。」亦即要負刑事責任,被判刑坐牢。
圖:台灣番戶口歷史記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