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台大校長遴選過程紛爭之探討

台大校長遴選過程紛爭之探討

阿湯哥(「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與「推動台灣公投入聯」理念之堅定支持者)

台大為全國最高學府,在台灣學術界佔有舉足輕重的最崇高地位,台大校長德高望重,素為士林仰望與各界尊崇。在歷任台大校長的產生過程中,鮮少出現爭論或糾紛,並成為近期內國內媒體的焦點。為何本次台大校長遴選會有這樣重大的曲折,原定於21日就任,仍暫時無法確定履新,所以這是非常值得大家探討與了解箇中問題的來龍去脈。

本文採「對事不對人」之觀點,陳述己見如下所述:

首先,台大校務會議在本次新增校長人選的「推薦投票」部分中,顯然存有重大的瑕疵:初選於去(2017)1223日下午4點結果出爐,五位學界先進如下所述獲得推薦,可繼續參加今年15日的最終投票。當日設定的「推薦投票」為首次採用,在八名校長遴選候選人中,必須通過校務會議173席代表超過1/3之票數(就是至少要58),才能夠成為校務會議推薦的校長候選人。當日出席遴選會議,共有161人領票,12人缺席。其中獲得推薦校長的候選人,包括: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獲得58票推薦、37票不推薦與8張空白票;台大前文學院長暨歷史系特聘教授陳弱水,獲得58票推薦、30票不推薦與4張空白票;台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陳銘憲,獲得58票推薦、83票不推薦與11張空白票;台灣大學副校長張慶瑞,獲得58票推薦、45票不推薦與4張空白票;國發會前主委、中研院院士管中閔,獲得58票推薦、61票不推薦、4張空白票與1張無效票,以上五人皆已達到門檻,故當時未再繼續開票。至於未獲推薦的候選人部分,包括:中研院院士暨前副院長王汎森,獲得56票推薦、94票不推薦與11張空白票;清大前副校長暨台大資工系特聘講座教授吳誠文,獲得35票推薦、114票不推薦與12張空白票;現任台大電機系教授吳瑞北,獲得52票推薦、96票不推薦與13張空白票。如前所述,在八名校長的後選人中,推薦票低於58票者,即王汎森、吳誠文、吳瑞北等三位教授立即遭到淘汰,毋庸置疑。而原先通過的五位教授中,像陳銘憲、管中閔兩位先進在其不推薦高於推薦的情況下,其正當性稍有不足,按理無法進入今年元月5日的第二回遴選過程而應予以淘汰之。持平論之,倘若留下的周美吟、陳弱水、張慶瑞等三位先進繼續進入今年元月5日的第二回投票,恐無衍生今日諸多爭紛之可能性。

其次,今年元月5日第二回前述的五位候選人將在同一張選票上,由21位遴選委員中每人投2票,其中較高票的2位再進入第2輪;第2輪採每人1票制,最高票且過半數者即為11票,即可當選為校長。遴選委員雖在此過程中,詳閱五位校長候選人的背景資料、仔細聆聽治校理念並經過2小時面談、訪談其周邊的長官與部屬。前述過程僅為輔助性質,乍看之下為公開、透明的,唯遴選委員中有三位企業界人士介入後,顯有預設立場、對價關係等並事先和若干或特定候選人熟識之嫌疑,致使遴選校長的公正性受到強烈質疑,實為遺憾之處。


最後,台大為公立大學但目前台灣尚未完成「法人化」的程序,等於教育部仍為台大的上級直屬機關,台大理應受到教育部的管轄,無法真正的落實大學自治,而是必須「自制」,故台大不能無限上綱並且在理論上公立大學法人化與大學自治間,並無絕對且必然的關連性。至於自治團體的組織型態,是否應訂為法人,並非自治理論的必然。台灣的公立大學目前為教育部的下屬機關,雖並非不具獨立性與自主性的行政機關,而為有別於一般直接國家行政結構下的行政機關。蓋此行政機關的法律地位,並非無法實現大學自治。其實主導未來台灣公立大學法人化的主要方向,應為行政法人。蓋行政法人的資金來源為政府預算,並無須以公務員考試的方式來進用人員,具人事晉用之彈性。行政法人的組織,係採用合議制,內部設有董事會監事會,並定期召開會議,讓領導與執行將走向專業化之路,也可保障專業人員的權益。然行政法人在理論上即存有諸多之疑問,同時台灣的大學法修正草案若配合行政法人法草案之規定,日後再引進前述董事會與監事會的制度,尚有許多顯然和學術自主、大學自治等理念互相衝突的規定措施,將使得台灣公立大學在法人化後的發展前景,恐將投下無法預知之變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