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

張正修_孫中山是中國現在的威權主義的起源


孫中山是中國現在的威權主義、非民主體制的起源
──孫中山真相的解構(一)──

開南大學法律學系 副教授 張正修博士

一、轉型正義怎麼面對孫中山

(一)台灣人較不討厭孫中山的原因

在轉型正義推動的過程當中,蔣介石與孫中山是台灣人必須面對的二個歷史人物。但是,他們兩個人當中,蔣介石的陰魂容易驅散,而孫文的陰魂卻不容易。其原因可分成幾點來看:1、孫文不曾統治過台灣,所以跟台灣人的政治利害並沒有很直接,他不容易像蔣介石一樣,被許多台灣人痛恨。2、孫文的革命始終沒有成功,因此,他是一個失敗者,對於失敗者,人們較不會對之加以責難或是批判。3、孫文與當時的清廷相比,他比較具有對西洋的認知與知識,因此相對來說,是比較進步的。

二、孫文的特點

(一)蔣介石對孫文的造神

在促轉條例通過以後,蔣介石必然會成為促轉的對象,但是對於孫中山應該怎麼處理呢?大家也很想看促轉委員會會怎麼處理孫中山。其實,台灣人對孫文的認識主要來自於國民黨對於孫文做神話般的解釋,而這種解釋其實是因為蔣介石在中國國民黨奪權成功以後,將孫文塑造為是被蔣介石所繼承的正統領袖,並因此將孫文加以造神所致。

(二)孫文的特點

其實孫中山的一生有幾個特點:1、以漢族為中心的民族主義;2、輕視人民政治能力的愚民觀;3、個性上有革命狂熱的傾向、有獨裁主義的性向;4、他的三民主義是一個大雜燴,沒有所謂的體系性與一貫性,他的思想包含了馬列主義、自由民主主義與由來於儒家的理念;5、孫中山其實是一個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運動家:他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但卻想用他沒有所有的國家財產做抵押向外國借款,他雖是革命家,卻屢屢跟軍閥政治家連手,例如袁世凱死後,他在廣東樹立軍政府,與軍閥陸榮廷合作,因攻擊陸榮廷而使第一次護法運動失敗,第二次護法運動與陳炯明合作,被陳炯明趕出廣州,最後為了確保其自己的軍事力量,採取聯俄容共的政策,依靠蘇聯的力量建立起黃埔軍校。

這麼多的特點要在一篇文章當中全部介紹完畢,並不可能,因此我們在本文僅就他的權威主義、專制主義的面向做詳細的介紹。

(三)孫文是中國現在威權主義、非民主體制的起源

以前的國民黨有一條強迫台灣人在孫文誕辰時所唱的「國父紀念歌」,這條歌的歌詞有如下的一段話:「推翻了專制 建設了共和 產生了民主中華」。其實這樣的講法與事實是有出入的。事實上,孫中山在中國的革命運動中沒有什麼具體的成果,武昌起義是清朝的新軍改革派所掀起的,並不是革命黨人所發動的。孫文在中國近代史上最主要的角色,就是做為象徵的地位,但是他對中國近代史最大的負面因素,就是他是中國現在威權主義、非民主體制的起源。

三、孫中山對於民主的看法

(一)孫中山的「專制必要論」

1、四綱與三序
     
1905820日,孫中山的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等人的華興會、蔡元培.章炳麟與吳敬恆等人的愛國學社、張繼的青年會等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其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次年同盟會發表「軍政府宣言」,將此誓詞列為革命建國的「四綱」。後來,中國同盟會將華興會的機關刊物《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成為《民報》,並在發刊詞首次提出「三民主義」學說,而與康有為、梁啟超等變法派展開激烈的論戰。中國同盟會正式宣示他們所要進行的是國民革命,並編定「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將其所要創立者稱之為「中華民國」;並舉出前述的「四綱」,而制定出「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的三道程序,而這三道程序就被稱為「三序」。

2、創立民國的內涵-只有共和制的主張

在四綱當中,「創立民國」是相當於民權主義,不過這個民權主義的內容並不清楚,在1906年所發表的「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當中,對於民權主義做了如下的說明:「建立民國: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公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

從上面的說明來看,該說明好像是在談總統制,不過其內容只是說明了「創設以憲政為基礎的民選政府與民選議會」而已,至於詳細內容為何,並不清楚。例如總統與議會的關係,亦即行政與立法的關係如何,還有議會與政黨的關係如何等等,革命方略並沒有很明確的交待。因此,我們可以說這個革命方略其實只不過是在宣言其所主張者是:透過選舉選出政府與議會的共和制而已。

其實,孫中山的民權主義的內容之所以會有含糊的地方,是有原因的。根據孫中山的革命理論,《擁有以憲法為基礎的民選政府與民選議會》的這種民主體制並不是在君主制被廢除之後,就會立刻實現的,這是要經過「軍政」與「訓政」兩個階段之後,才會到達的「憲政」。

3、孫文的真心-三序

換句話說,依照孫中山的想法,在革命之後誕生的,是「軍法之治」(軍政),這個軍政是:以《具有權力實施軍事獨裁的大元帥》為中心的軍政府、是以革命成功的革命黨為中心的軍事獨裁政權,這個政權要使用強大的軍事力,將皇帝專制獨裁的舊體制加以瓦解;軍政府要一邊把反革命加以粉碎,一邊建立能夠實施民主體制的環境。在軍事獨裁政權之下,既沒有憲法,也沒有議會,當然也沒有選舉。當軍政府透過軍事獨裁的力量建立起可推行民主發展的環境時,那麼就開始制定約法(臨時憲法),在約法之下,首先開設地方議會,實施部分的民主化而以之為實驗,這就是孫文的「約法之治」。此時,中央政府依然是軍事獨裁。

當地方以實驗的方式推動民主化,而中國的國民在政治上接受訓練而成長、自覺之時,中央的軍政府就解散,並透過國民選舉來制定正式的憲法,以施行「憲法之治」。而憲法之治就是制定憲法,由軍政府將其軍權與行政權加以解除,進而由國民選舉總統,並選出議員組織國會。

4、孫文對西歐議會政治的不信

由以上說明可知,前面兩個階段是革命黨的一黨獨裁體制。當憲政實施時,獨裁的革命政黨是否要轉換成「透過選舉以爭取人民支持的議會政黨」呢?這並不清楚。但很清楚的是:孫文一貫對於西歐的議會政治抱持不信,因此,他就強調在過渡期,有必要由革命黨實施獨裁體制。

5、孫文的愚民觀

孫文所以對西歐的議會政治抱持不信,並固執於過渡期實施獨裁體制,是由來於他的人民觀,而他的人民觀就是他不相信中國人民的能力。他認為中國人民的程度是幼稚的,無法用自己的意思來決定政治。

6、孫文沒有權力制衡的觀念

本來,孫文有關統治的看法是:建立以強而有力的行政機關為主導的政府體制,他極端討厭行政機關被立法機關所拘束。他認為被委託權力的有為之為政者,不被議會拘束而能自由發揮其能力,其效率會比較好。他對於由人民選舉產生的議會的能力是不給與評價的。他就以美國國會為例,認為美國的國會有權限可以監視行政機關(總統),所以經常陷入「議會專制」。他說:就選舉來看,辯舌無礙的人是能夠取悅國民而進行選舉的運動,但學問高尚的人因為沒有辯才,所以找不到這種人。因此,美國的代表往往是愚蠢、無知的人混在代表機關裡,這個歷史實在令人可笑。

在他的想法裡,他總是認為以國民意思為基礎的自由選舉並無法選出很棒的議員,所以他對代議選舉是充滿著絕望感。

因此,他所想強調的就是:不被議會拘束的強而有力的政府在中國是有存在的必要。孫文其實完全不了解:「人民制衡議會,議會制衡政府」這種權力制衡
check and balance)的想法。因為,他認為愚蠢的人民根本沒有制衡政府與議會的能力。而如果從他的想法加以推衍的話,那麼,他對於由複數的議會政黨,透過彼此制衡的政黨競爭所形成的政治體制,也當然就沒有什麼理解。

7、專制必要論

孫中山雖然肯定民選議會與民選政府的存在,但是他認為:被選出來的政府擁有《不被議會與選民拘束的絕對權力》的政治體制才是理想的。孫中山不相信中國人民的能力,而他的政治體制的構想其實就是被他這種徹底的愚民觀所貫徹。雖然他否定皇帝傳統所實施的獨裁統治,但是他卻主張革命政黨在過渡時期要獨裁,而且在憲政階段,他也主張《強而有力的政府之權限具有優越、至高無上的性格》。孫中山這樣的看法其實是以他對人民不信賴的愚民觀為基礎所打造出來的「專制論」乃至「專制必要論」。

四、孫文與宋教仁的政府體制之爭

(一)吳越同舟的中國同盟會

19058月,興中會、光復會、華興會等反清的革命結社組成中國同盟會,孫文成為總理,此已如前述。但是中國同盟會其實並不是團結一致的,其內部紛爭不斷,尤其對革命路線的看法不同是特別清楚。孫文倡導:以華南的邊境地區為中心,進行邊境革命,要在廣東、廣西、雲南等地方一個接一個揭竿而起;而華興會的宋教仁等則對於邊境革命有所異議而主張長江革命,他的主張就是在武昌等長江流域進行革命。因為,他們認為邊境革命容易實施,但是即使成功,要將之擴張為全國的革命,以便打倒中央政府是有困難的。但是如果在長江流域革命成功的話,那就很容易掌控全國。於是宋教仁等就在19117月,於上海組成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開始進行脫離孫中山的活動,而光復會的陶成章也發布了彈劾孫中山的宣言。

(二)辛亥革命與孫文政府體制構想的受挫

19111010日,武昌起義,這是辛亥革命的開端。不過,實際上的辛亥革命,與因為革命而誕生的中華民國之政體,這些都和孫中山等革命派的構想差很遠。辛亥革命其實是與「清朝內部改革運動的成果」有很深的關聯而爆發的。就此姑且不論。

1、孫中山的構想

本來辛亥革命爆發之後,孫文從美國經由歐洲回到中國,在南京的臨時政府成立之前,他就在上海召集黃興、宋教仁、胡漢民、汪精衛等就政府體制加以討論。這個時候,宋教仁主張要導入議會內閣制,而孫文則主張要導入《政府擁有很強權限的總統制》,而激烈反對宋教仁的構想。本來,在孫文的構想裡頭,革命之後的政府形態是應該採用軍政府,他認為以大元帥府為最高統治機構的體制是最理想的,但是革命之後,大家在追求議會政治的傾向非常強,而這個議會政治的追求就使得人們必須選擇總統制或內閣制。在二擇一當中,孫文就要求實施比較能夠發揮行政力量的總統制。

但是孫文與宋教仁的爭執並沒有因此而結束。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在臨時大總統之下,由各省所派遣的代議員組成了臨時參議院,當時由於革命派無法用軍事的力量打倒留在北京的清政權,所以孫文就把臨時大總統的位置讓給袁世凱。在這種政治的變動當中,宋教仁就做出與孫文不同的政治選擇,宋教仁的這個抉擇就是創造出議會內閣制,要強化《由國民所選出的國會》之權限。

2、臨時政府的體制-宋教仁的勝利

191211日,孫文雖被推為臨時大總統,但他其實只是政治妥協下的產物,而且新政府與「中國同盟會的軍事獨裁構想」差距甚大。孫文的軍政構想是:他本來預定要成為軍政府的大元帥來治理革命後的混亂局勢。但是,臨時政府卻是導入美國式的議會制度,在舉行國會選舉之前,臨時的議會是由各省所派遣的代議員所組成的參議院,這在南京開設。因此,剛成立的中華民國的臨時政府的組織是由一院制的參議院與臨時大總統府所組成,因此當時就有必要創造出新的政府體制。

照道理來講,新的國家本來是應該要制定憲法來規定國家的基本體制,但是當時為了應急,就先制定相當於臨時憲法的「臨時約法」。這個臨時約法的草案就在宋教仁的法制局與參議院被加以推動。孫文的大總統府也無法對臨時約法的起草作業出手。而且,被任命為參議院的議員是各省的代表,這些代表並非都是革命派議員,因此孫文的影響力無法到達。而當時所進行的就是孫文最討厭的「議會專制」。

191236日,南京臨時參議院決議,允許袁世凱在北京就職。38日,南京臨時政府就由臨時參議院通過頒佈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取代《中華民國臨時政組織大綱》,而於311日公佈實施。《中華民國臨時政組織大綱》是採用獨立於國會的大總統制,而臨時約法則規定「總統、副總統由參議院選舉之」的議會內閣制。內容將總統制變為責任內閣制,由內閣代大總統對參議院負責,使大總統成為空有其名而無實權的虛職。內閣由國務總理及各部總長組成,法院為司法機關。310日袁世凱在北京公署就任臨時大總統,325日,袁世凱任命之內閣總理唐紹儀抵南京組織新內閣。

3、孫中山的挫敗

1912年,孫文必須讓位於袁世凱,這是他在權力上的挫折,而他想要在革命政權當中建立擁有軍事獨裁權力的軍政府之構想也無法實現,因為議會內閣制的出現,使他的政治理念受挫。更且,為了在國會選舉獲勝,中國同盟會就改稱為國民黨,而變形成為議會政黨,他在國民黨內,形式上雖然是理事長,但是在實質上,他是被宋教仁奪走了黨內的領導權。從1912年至宋教仁被暗殺,國民黨是宋教仁的天下。

4、宋教仁是不是孫文派人暗殺的?

320日,宋教仁在上海車站遇刺,兩天後重傷不治。322日,孫文在長崎獲悉宋教仁在上海被刺消息。暗殺宋教仁的人,從查獲之宋案兇手與北京來往電文中,有觀點認為主使行刺的是袁世凱,而直接布置暗殺的則是國務總理趙秉鈞。但也有觀點認為兇手是陳其美,還有觀點認為孫中山的嫌疑最重。

1)完全沒有民主素養,只會用革命解決問題的孫文

照理來說,如果人是袁世凱殺的,那麼對於袁世凱暗殺宋教仁的責任,是可以在國會採取合法的程序來追究其責任。可是孫文卻認為隨著宋教仁的死,議會制民主主義與合法的鬥爭已死,他想再一次採用他自己的路線來進行武裝的反抗,所以當袁世凱把革命派的三位都督(李烈鈞、胡漢民、柏文蔚)加以解任時,他就採取武力對抗,要打倒袁世凱。這就是第二次革命的爆發。換句話說,孫文放棄了剛剛誕生的議會制度下的解決方法,而回到傳統的方法,要再一次以武力來解決。

孫文的武裝反抗是失敗了,此後到他過世之前,他就不曾再度相信議會制民主主義的可能行,他屢次強化「三序」的構想,而強調「軍政」的必要性。他強調宋教仁的失敗,說:辛亥之役,宋就汲汲於約法之制定,以為民國的基礎就可以因此穩固,而不知道其結果是相反。他強調為了守護革命的成果以免受到反革命的威脅,革命的獨裁是有必要的。他藉此想要奪回被宋教仁所奪走的國民黨的主導權。

孫文老是以「宋教仁的實驗是失敗」做為教訓,他總是從反面的角度來討論宋教仁所建立的議會民主制。孫文的這種態度其實就是封閉中國走上民主化之路的一個主因。

事實上,暗殺宋教仁的人,所以有人會認為孫文的嫌疑最重,不外是因為孫文有著想搶回國民黨主導權的動機存在。

五、以「以黨治國」為基礎建立「以人治國」的近代中國始祖-孫文

(一)對孫文絕對的效忠

1914年,孫中山按照傳統會黨的形式建立新組織,命名中華革命黨,以同盟會的青天白日旗為黨旗,強調武裝革命、效忠領袖、行動一致。78日,中華革命黨成立大會在東京舉行,孫選任總理。

中華革命黨主張「掃除專制統治、建設完全民國」,「以實行民權、民生兩主義為宗旨」。規定入黨者均須捺指印、立誓約,宣誓絕對服從孫中山,並將黨員按入黨時間劃分等級,享有不同待遇。當時一同流亡日本的部分國民黨員對此表示反對,包括親孫的重要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陳炯明等皆未有加入,黨員人數最多時只有500人左右。中華革命黨與主張責任內閣制的政黨=國民黨完全不同,又走回過去中國同盟會秘密結社的老路。

(二)一黨獨裁與以黨治國

孫文把中華革命黨的黨員分成三類:1、首義黨員:在革命起義之前入黨的「元勳公民」,2、協力黨員:從革命起義起至革命政府成立之間入黨的「有功公民」,3、普通黨員:革命政府成立之後入黨的「先進公民」。在軍政、訓政時期,在孫文所預想的中華革命黨一黨獨裁的體制之下,能夠成為政府核心的只有首義黨員的元勳公民。在一黨獨裁的時期,沒有參加中華革命黨的一般公民是被剝奪公民的權利,被排除於所有的政治權利之外。只有被選出來的黨員(公民)才能參加政治,這是黨員獨裁、一黨獨裁,而在中華革命黨之下,孫文要確立其絕對的統治權,因此這個中華革命黨正是孫文個人的獨裁體制。這是把宋教仁所追求的民主政體全面否定。

中華革命黨在1919年改組為中國國民黨,在此之前,該黨始終強調一黨獨裁,後來就使用新的用語=「以黨治國」來說明一黨獨裁,其意義就是「革命黨代替人民來統治國家之意。」

(三)孫文的「以黨治國」就為近代中國的政治體制奠下了基礎

事實上,中華革命黨的「以黨治國」其實就是貫徹孫文個人獨裁的「以人治國」論。今日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其實就是「以黨治國」論的現代版。習近平修改憲法,拿掉國家主席任期的限制,配合共產黨的「以黨治國」的方針,不外就是要實現習近平的「以人治國」。不管蔣介石或毛澤東,在其治下的政權,都是採取「以黨治國」論,也就是透過「以黨治國」論建立實質皇帝制的「人治主義」。這種透過「以黨治國」論建立實質的「人治主義」,如果我們追溯其起源,其實就會找到孫文的頭上。

當孫文被兩岸的政權異口同聲讚揚時,其實就顯示出兩岸在共產黨與國民黨統治的時期都是被一黨獨裁與人治主義所支配的專制國家,而當孫文重新被加以檢視而被挖出其真相時,那就表示被專制所覆蓋的民主已展露頭角。高雄的中山大學透過校內的公民投票要保持中山大學之校名,其實就顯示出孫文的真面目尚被掩蓋住,也表示學生的民主素養有倒退的嫌疑。

六、獨裁的孫文一手促成國共第一次合作

191910月,孫文改組中華革命黨,擴大吸收黨員,成立中國國民黨,此已如前述。1923年,孫文與共產國際合作,將大本營遷回廣州,對抗北洋政府。當時列強多不支持孫文,認為孫文實力不夠,他只有獲得蘇聯的支持。於是孫文在改組中國國民黨同時,就實行「聯俄容共」。蘇俄給予孫文大量的武器和財政援助,並派出軍事及政治顧問鮑羅廷幫助孫文建軍北伐。隔年,黃埔軍校成立。在蘇聯的影響下,孫文力排眾議,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史稱「聯俄容共」。

對於中國共產黨黨員,孫所以願意容納於中國國民黨內,主要是為了爭取蘇聯援助,並為了集中力量,壯大國民革命的聲勢。1924120日至13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但是國民黨上層從大會一開始的時候,就對孫文的聯共政策意見不一,爭論激烈。當時意見分為三派,一派主張聯共,一派主張溶共,還有一派主張分共。在國民黨改組過程中及改組以後,不斷有人表示反對,有當面發難者、有聯名上書者、有集會抗議者、有會場上抗議者等等。馮自由、劉成禹、胡毅生、李石曾、戴季陶等公開表示反對國民黨改組。孫中山於是表示:「你們怕共產黨,不贊成改組,可以退出國民黨呀!你們不贊成改組,那就解散國民黨,我個人可以加入共產黨。」甚至孫中山的兒子孫科因為發表了反蘇、反共的言論,不支持改組,被孫中山親自把名字從第一屆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名單中劃掉。孫文專制獨裁的性格就在聯俄容共時徹底暴露。

七、共產黨與國民黨的神主牌──孫文

隨著歷史文獻的揭露,孫文的真相已越來越清楚,曾經喝過洋墨水的孫文常常被國民黨戴上民主的假面具,用來掩蓋他們獨裁的真面目。然而國民黨與共產黨所以常常會吹捧孫文,其實是孫文的主張與他們的獨裁統治有太多吻合之處,而能夠給予他們的統治獲得大義名分。或許我們說孫文是造成近代中國不幸的主要人物之一,並不為過,而台灣人也因為蔣介石的國民黨來台而無端被捲入到一個裡外相反的神話裡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