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台灣論壇:湯潮勳_評析國策顧問黃天麟:「九個指標證明台灣經濟亞洲最穩健」兼論台、韓經濟之比


評析國策顧問黃天麟:「九個指標證明台灣經濟 亞洲最穩健」兼論台、韓經濟之比較

阿湯哥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與「推動台灣公投入聯」理念之堅定支持者)

由今年自由時報1017日前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現任國策顧問黃天麟:「九個指標證明台灣經濟亞洲最穩健」一文, 指出股票指數、匯率、外匯存底、經濟成長、稅收、上市櫃公司第三季總營收、物價指數、出口、國內投資及國內消費等九個總體面的經濟數據,證實台灣當今經濟優於南韓、中國,稱為亞洲翹楚應當之無愧的說法,筆者予以保留。茲補充說明如下所述:

今年1010日美國罕見再逢十年一度的「股災」來襲,其中道瓊工業指數暴跌831.83點,次(11)日亞股無法倖免,市場一片慘綠,台股當日重挫高達660.72點,跌破了萬點大關,哀鴻遍野,股民頓時損失慘重。

一、股票指數:國際情勢詭譎多變,受到美國聯準會QT (量化緊縮) 政策拖累,從之前的QE (量化寬鬆)轉為QT (按:各國的資產負債表規模龐大,貨幣政策仍然寬鬆,且仍可維持現狀一段時日),故此時新興國家股市普遍呈現跌勢,今年至1012日上證狂跌21.17%、香港13.76%、南韓12.26%、新加坡12.04%,台灣跌幅最小僅5.6%。此說應和美中的「貿易戰」息息相關,台股受到的連動尚未明顯。
二、匯率:自年初以來(至1012日止),人民幣與韓元皆貶6.6%,新加坡12.04%,台灣僅跌5.6%,相對穩定,唯此對台商出口較為不利。
三、外匯存底:至九月底,我國外匯存底4,604億美元,高於南韓4,030億美元,新加坡2,913億美元,菲律賓751億美元(只比日本、中國少)。此為相對的數字,殊不知台灣金融帳資金外流金額嚴重,尚無止歇的態勢。
四、經濟成長:今年第一季及第二季連續二季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以3.1%與3.3%凌駕南韓的2.8%及2.8%。台灣GDP成長過去有一段很長時間遠落後於南韓,雖顯示新政府在經濟上的努力與成就,蓋南韓在經濟構造與發展層次和台灣最為接近(彼此的互斥性、排他性極高),能超越南韓比超越其他國家更具意義。但近兩年國際GDP成長的平均值為3.7%3.8%,此表示台灣經濟不可言優,仍有改善與提升的空間。
五、稅收:前九月稅收185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47億元,創下同期新高。表示國家財政穩健國庫滿倉,之前曾有財經學者表示,台灣的稅收恐有超徵之嫌,並未彰顯租稅公平正義。
六、上市櫃公司第三季總營收:9.2兆元,年增10.3%,是歷年最好的第三季表現。但明年中國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日趨激烈,台商企業若不適時採避險方式,上市櫃公司的高營收景象恐曇花一現,無以為繼。
七、物價指數:年增率1.72%,在理想的波動範圍。乍看之下,不是很高,但一年期的定存利率 (名目利率) 僅為1.09%,據此推估實質利率為1.09%減去1.72%,出現了-0.63% (負利率)。等於老百姓將錢放入銀行定存,沒有利息可以收取,反而為負啊!舉例來說,張三存放新台幣一百萬元於一年期定存戶頭上,屆滿一年後清算實際利得為負6,300元。
八、出口:九月出口年增2.6%,連23紅,規模296.2億美元,為歷年九月次高。出口金額雖高,但台灣內部的就業機會創造始終不足或經濟無感也。
九、國內投資及國內消費未因總體經濟之良好表現而增加,此二數額低迷已久,此幾為經濟結構上的問題,至今難解且不易改善。

所以,國策顧問黃天麟的上述數據,幾可判斷台灣當今經濟優於南韓、中國,稱為亞洲翹楚應當之無愧,請問是不是在報喜不報憂的「吹哨子」,稍嫌牽強附會些,令人無法十足地苟同?!

另外,今年自由時報1017日吳海瑞(專業經理人)一則新聞:『別再吹捧「地獄朝鮮」』, 指出TVBSFocus全球新聞》與中國中央電視台皆報導:南韓失業人數達到106萬人,失業人數創近20年新高,製造業陷入低迷,拖累批發零售等行業。其中南韓3.8%的失業率數據還經過美化過的數字,許多工作僅為短期僱用性質,而非實際就業。南韓就業環境的嚴峻,由來以久。

2017年初《韓年社》引用南韓統計廳發布數據得知:2016年包括正在待業、無業、每週工作時間少於18小時的人員等在內的實際失業者,高達450多萬人,創歷史新高。南韓的實際失業人數,從2013年起就逐年增加。若和台灣相較,台灣2017年失業率是3.76%,為近十年來的最低;今年前八個月平均再降至3.7%。南韓2017年失業,來到或突破4.0%。南韓就業市場相當的險峻,派遣工僱用率高達36%左右(接近一千萬名勞工是「自僱」、派遣與非正職員工),而台灣僅在8%以下。由此從中長期趨勢發展來看,台灣在就業的表現,相對是優於南韓。

南韓的核心製造產業方面,過去的強項如造船、機械、汽車等重工業等每況愈下,目前僅剩下半導體有優勢。汽車產業競爭力不足,去年現代等五大車廠的銷量衰退6.9%(出口減少7.9%),而日本車廠等八家則微幅成長5%左右。手機、造船、石化及鋼材等則為「中國因素」居多,因此南韓正面臨出口市場「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已為最大的競爭者」的結構性改變,如此形成失業問題是逐漸加重中,以現代重工來說,以前員工超過2萬人,裁減8千人之多。

2017年台、韓的人均所得(實質GDP/每人)來說,南韓高於台灣約22.46%29,781美元 () vs. 24,318美元 ()。若考量物價水準,改以購買力平價說 (PPP) 來推估人均GDP,南韓則明顯地低於台灣 (根據Global insight,為36,512美元 () vs.42,159美元 (),南韓略於台灣約15.47%)。南韓在財閥主導式經濟下,年輕人的創業機會罕有,幾乎食衣住行育樂等行業,全被大財團給控制了。在台灣年輕人若有創意或技術,還有很多創業的機會,可先從個體戶的微型企業開始出發,在慢慢地發展為中小企業的可能性。

由此觀之,為何南韓的自殺率與日俱增,年輕人的經濟壓力沉重無比,故南韓人會說自己身處「地獄朝鮮」是其來有自的典故,以及今年三月聯合國公布的「世界幸福指數報告」中,台灣排名第33名,雖比新加坡(26)略差些,但遠優於南韓 (56)、香港 (71) 與中國 (79)。台灣活在昨日、歌頌南韓有FTA加持多麼神勇的專家們務必清醒,正視事實不是這樣一回事;期望喜歡用「韓流」來吹捧政治人物的網民或媒體,實有必要理解與澄清南韓正面臨了經濟「寒流」,今非昔比,南韓處境在表面並非真正這樣的光鮮亮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