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安和遺址與臺灣的關聯
楊上民
臺中市安和遺址挖掘出距今約4000~4800年之間的「安和阿嬤」人骨,將臺中人類活動的歷史上推到約五千年前。這顯示臺灣在五千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比起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更早,證明臺灣是河洛文化的沿襲。臺灣是清朝寫明朝歷史時,把「岱員」的音誤寫作「臺灣」。
「岱員」是秦始皇根據列子湯問篇五仙島其中之二仙島「岱輿、員嶠」併合而成的。
列子湯問篇略說,渤海之東有無底的大壑,名曰歸墟。歸墟的大水中有五座山:「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而五山之根,无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蹔峙焉」。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鼇十五舉首而戴之。五山始峙而不動。於是岱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沈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
「臺灣通史」引用列子湯問篇,曰:「徐福有來臺灣,今雖無可確證,而五百男女之散處日本、琉球者,後嗣不絕;然則,秦時男女,或有往來臺灣者,未可知也。或曰,澎湖則古之方壺,而臺灣為岱員,於音實似」。
「岱員」為《列子》「岱輿」、「員嶠」二仙山之統稱。這有東寧林資修序為佐證:丙辰夏五月,東寧林資修序於霧峰之麓曰:「臺灣背歸墟而面齊州,豈即列子之所謂『岱輿、員嶠』耶?志言臺灣之名不一,或曰『大宛』,或曰『台員』。審其音,蓋合『岱輿、員嶠』二者之名而一之爾。秦始皇視「岱員」為仙山,命徐福出海尋覓仙島不歸,乃自行率眾親臨「岱員」。
明史列傳的臺灣
明史列傳第211記載:「萬曆末,紅毛番泊舟於此,因事耕鑿,設闤貴闠,稱臺灣焉」,又載:「鷄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明東番,去泉州甚通……中多大溪流入海,水澹,故其外名淡水洋」。萬曆十四年(1616年),日本有取鷄籠山之謀,其地名臺灣,密邇福建尚寧遣使以聞,詔海上警備。
牽強附會的音誤辨識
霧峰林幼春(林資修‧1880年2月24日-1939年8月24日),民國五年丙辰夏五月,在「臺灣通史」序曰:「臺灣背歸墟而面齊州,豈即列子之所謂『岱輿、員嶠』耶?志言臺灣之名不一,或曰『大宛』,或曰『台員』。審其音,蓋合『岱輿、員嶠』二者之名而一之爾;抑又聞之,吾先民之墾草此土也,其葬於蛇豕之腹、埋於榛莽之墟者,不知凡幾,故又呼之曰『埋冤』」。
岱員為何被改成臺灣
「埋冤」臺語音「眉灣」,目眉的眉與殆之發聲迥然不同,何況,秦始皇視「岱員」為仙山,命徐福出海尋覓仙島不歸,秦始皇乃率眾親臨「岱員」。在雲林彰化之間,有村名叫陜西,村中供奉的神明叫做「烏面將軍」足以為證。「烏面將軍」就是隨秦始皇到「岱員」未歸的秦兵將士,當時駐紮地為紀念秦之故地而取名叫做「陜西」,「烏面將軍」則是秦朝對人民稱為「黔首」的神明之敬稱。
秦始皇都極為嚮往的「岱員」,則早期居住臺灣的人民何冤之有?於是推知,臺灣是「岱員」之音誤形成的。同音不同字的名詞很多,例如:孟津,尚書正義曰:「孟是地名,津是渡處。在夢地置津,謂之孟津」。又孟津與孟津縣非一地。孟津縣在河南,漢為平陽縣,今屬河南府,孟津在河北,漢為河陽縣,今為孟縣,屬懷慶府。中隔大河,相距約七十里。孟津與河陽又非一地,河陽故城在今孟縣西三十五里,孟津在今孟縣南十八里(見中國地名學史考論193頁);再如明慶隆五年辛丑(西元1571年),西班牙以馬尼剌(拉)為斐(菲)律賓首府,當時的「馬尼剌」就是現代的馬尼拉,當時的斐律賓就是現代的「菲律賓」;又古代佛經記載的「婆桃」或「婆萄」,現代寫成「葡萄」……,類似「岱員」被寫作「臺灣」的例子不勝枚舉。孟地的渡處一直被混淆成「孟津」,不同的孟津與孟津縣兩地一直被混淆成一地,岱輿、員嶠被湊成「岱員」之後寫作「臺灣」,是有例可循的事。
註一:无底之谷,其下無底,或可比做臺灣的「黑水溝」。
註二:名曰歸虛,或可比做臺灣人說的「落漈」。「臺灣通史」記載:「夫澎湖與臺灣密邇,巨浸隔之,黑流所經,風濤噴薄,瞬息萬狀,實維無底之谷,故名落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