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駐外文化館的經營之道

駐外文化館的經營之道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楊其文

隨著網路資訊通路時代的來臨,過去仰賴時空飛行器來轉換形式與空間的生活型態,開始退流行了。現在個個提著行囊穿梭在大千世界的宇宙過客,即使川流在不同的場合擦肩而過,大家還是化身為陌生的路人甲。雖然新世代的多元社會可以利用網絡,將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快速拉近縮短;一些過去遙不可知的神奇事物或文化感知的差異,都在彈指之間可以藉著E化世代的經驗分享或交流來達到認同、認知、建置學習的經驗,不用受限於時間與空間平台的轉換,也不管身在虛擬與真實的世界與否,人與人表象之間變得幾乎沒間隙,事事看起來好像容易就懂,但是隔著肚皮甚難猜測的人心,那種木然與疏離感,卻也一直都存在每個人心坎上。

居處在多元文明的二十一世紀,拜科技便捷發達之賜,生活環境大幅改善,生命不斷延長。但在現代生活世界中,我們的世界依舊烽火連天,飢餓與貧瘠還在第三世界運轉,全世界幾乎找不到一片安居的樂土。人類的智慧跟文明,到底有沒有能力來處裡糾葛的區域利益跟衝突?有沒有方法來處裡政治認知、宗教信仰、文化差異,還有貧富差不均的社會經濟議題?

在現實的環境下,形形色色的政府或非政府組織林立,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藉著建立交流與雙向溝通,達到擴大認知,直接發展在地的參與或觀察。並且善用國民外交的力量,可以爭取與創造認同,進而增進友誼,化解對立與仇恨。台灣因為二次大戰後的國際地位不明,外交處境十分艱難,所以更需要透過文化的力量,以文化行銷的方式,拓展國民外交,開創生存的機會,

文化部過去在紐約成立了文化中心,後來因為營運成效跟經費的考量收掉了。現在法國還設有巴文中心。而目前正在進行的則是東京文化館的開展。我認為不管是在那個國家成立文化中心,對台灣的宣傳都是件好事。重點是必須採取有效又務實的方法,才能落實設置中心的美意。文化傳播的途徑,間接的方式可以透過文資圖像的宣導。但是最好的方式,還是選擇直接的溝通,透過面對面的直接表達,才能滲入人心。例如特色歌謠或流行戲劇的演出,都很快可以借重演出形式的方式累積共鳴。,所以直接參與式的觀看與觀賞行為都是文化直銷的最佳手段。

駐外館場的經營,往往受限於人力的不足。加上專業的差異不同,除了要考量邀請演出或展覽節目外,聯絡與安排耗日費時,展演前後還要安排團員的交通,餐食,住宿與進出海關作業,這是件吃力又不討好的工作。反觀在台灣的文化事權的主辦者,只要上網公告委託執行單位來完成就好。所以駐外館的文化人員,必須具備熱誠、積極與使命感,才能投入更多的心力,完成設置場館的期待。所以文化部既然有心推動駐外文化場館的設置,就必須在人員與經費上給予充分的支持。

我認為駐外場館若要營運成功,除了自主性安排台灣特色系列展演節目外,另一功能應該是促進彼此的互惠交流。例如展演場所因為地利之便,也可以大方的主動提供或邀請駐在國的文化藝術學校或團體來加入展演活動行列,讓駐在國的學校或團體知道我們設置的場所具備雙向交流的功能。具體來說,本場館也可以是台灣各大學姊妹校的展演舞台之一,平日就推動彼此的互動交流,文化與友誼自然可以朝向穩定的發展。此外,駐在國的場館若要溶入地區並成為當地重要的文化據點,就要成立諮詢委員會,透過各大學與專家的引薦主動邀請當地學者或仕紳擔任展演諮詢委員,向他們請益相關展演計劃與執行的可行性。只有透過在地人士的協助推廣,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駐外單位設置文化場館的立意很好,若要執行成功,需要整合在地組織,適度人力,合理經費和積極展演的規劃上著手。果真如是,相信駐外館營運的成功指日可待。反之,一段時日後,就會暗淡收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