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8日 星期四

台灣就是台灣,不是中國台北

台灣就是台灣,不是中國台北

自由台灣黨


8/31晚上的台中市洲際棒球場的亞洲青棒錦標賽上,中華台北隊出戰日本隊,數名靜宜大學生及民眾舉起「台灣就是台灣,Taiwan is not Chinese Taipei」旗幟,被中華棒協工作人員粗暴的拉扯布條,推擠中造成民眾受傷。

棒協人員以購票規定上載明「懸掛具侮辱性、宗教性、政治性及非運動標語色彩之旗幟、標語、橫幅」為由,認為政治性旗幟不能出現在棒球場內,作為粗暴驅離的理由。

奇怪的是,如果政治性旗幟不能出現,難道以「中華台北」、「中華民國」來代稱台灣,這種作法,就不是政治判斷下的選擇嗎?

說到底,體育活動在國際賽事中,就是醞釀國族意識的場域。如果政治(國家認同)與體育無關,為何諸多國際賽事要以「國家」為單位?為何不跨國跨洲讓世界各地的選手混搭自由組隊?以國族為單位的競賽,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政治性質,因此,拒絕政治性旗幟,是種本位主義、只許自己有政治主張,不許他人表達政治立場的言論控制作法。

(這裡說的國族意識,並非極端的認為要去攻打、消滅、併吞另一個國家,而是溫和的凝聚並維持國族的自主性,以在地民眾利益為優先考量。)

常有人說,他認同台灣,但也能夠接受中華台北,因為台灣受到中國打壓,為了增加國際空間,只好採取這種折衷的作法。

我們認為,這種觀念是受到中華民國流亡政府體制的影響,是有偏誤的。中國打壓是一個不變的事實,不管台灣有沒有獨立建國,甚至已經被中國統一(例如香港),中國都不會放棄打壓。重點在於,我們採用中華台北的名義,只會讓台灣的國際空間變得更小。

問題的癥結點在於,不管是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或是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都是強化了一中思想,讓國際認為台灣就是中國。之所以這種作法能夠盛行,並非真的具有成效,而是中華民國流亡到台灣之後,為了鞏固體制的正當性,只好讓民眾誤認為只有中華台北才能走入國際,事實恰恰相反,國際不承認的不是台灣,而是不承認「兩個中國」。只要中華民國流亡政府還想要搶奪中國的代表性,就永遠會被聯合國及國際體育賽事拒於門外。唯有廢除中華民國憲法,住民自決建國,才是擺脫中國框架走入國際的開端。

民眾自發性的非暴力抗爭,是住民自決、自我解放的基礎,為了台灣獨立建國,我們的目標是在2020年以台灣名義參加東京奧運,過程中,透過大大小小的非暴抗爭來表達訴求、喚醒民眾認同,是不可或缺的。各位關心台灣前途的朋友,參與活動要事前做好規劃、強化論述、蒐證錄影、避免過度激動被統派大作文章。


讓我們從體育開始,踏實漸進的走向獨立建國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