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8日 星期四

成吉思汗後代蒙古國異常經濟發展之慘劇

成吉思汗後代蒙古國異常經濟發展之慘劇

自由台灣黨終身義工 阿湯哥

蒙古,成吉思汗的後代,曾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九十年且橫越亞、歐、非的元朝帝國。在我們的深刻印象中,它好像就是一大片綠油油草原上駿馬奔騰的景象,呈現出怡然自得、輕鬆自在的感覺,和國際社會也互動不多。過去在國民黨的傳統黨國教育下,許多腦筋不清楚、被欺騙或者愚蠢的台灣人都還一直認為並把蒙古當作是中華民國的土地,而秋海棠葉的唐努烏梁海就在其中。其實,蒙古早就離開中國版圖而自行獨立建國。但這段歷史在我們的教科書上,卻將始終將蒙古和西藏地區皆還列為本國地理。

鮮少人知的蒙古國近來傳出了嚴重的經濟風暴。究竟它是有怎樣的大問題呢?箇中原委值得我們瞭解與參酌其中的原因,甚至未來台灣的小英政府當應引為殷鑑。蒙古廢棄原有的牧養業,依賴大量的自然資源為生,卻因過度仰賴單一產業,近年來最大出口對象中國之需求疲弱。雖蒙古的GDP成長曾達到17.3%的巔峰,在現在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放緩下,其債券、貨幣皆已崩跌至紀錄低點。近日蒙古國財長表示:「我們已經在最深的經濟危機狀態,無法支付薪資與政府單位的營運成本」,包含軍隊、社福雇員與公共健康支出,還有文化體育人才費用。結果蒙古債券創下歷史性的跌幅,隨即被信評機構標普調降至「垃圾級(從B調至B-)」,同時也下修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從原先2.6%,下降至1.3%。政府債務佔GDP的比率目前已攀升至80%,而該國淨外匯存底僅剩下4.29億美元,恐無力支應即時支出。蒙古貨幣圖格里克(Tugrik)也已連跌22天,創下23年以來的歷經新低紀錄。同時,蒙古的動盪也反映出全球央行「超寬鬆」的利率政策帶來其債務飆升。原先的低利率使得人們大量借錢。即使在此一低利率之水準下,人們至今無力還債。依照蒙古現況,向IMF求援將為是必要,上次獲得IMF救助是在2009 ( [1])

今日蒙古經濟之慘狀,難以回復其傳統的畜牧業。對於我們台灣追求經濟的永續發展算是一面鏡子,正因為「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經濟部統計處今年725日曾表示,台灣與南韓產業結構相近,集中在製造業,台灣製造業投資卻占逾40% (仍高於南韓的34%)。官員表示,固定投資「過度集中單一產業,猶如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風險也高度集中」。同時,我國製造業投資也高度集中在電子資訊業。據經濟部製造業投資及營運概況調查報告,按照四大行業區分,2015年資訊電子工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土地投資)占整體製造業之66%,明顯的遠高於化學工業、金屬機電的13%,以及民生工業的7%。所以,台灣製造業投資集中在單一產業,而且多屬於機械設備等自動化投資。而固定投資與帶動就業不見得同步成長,對增加就業幫助有限 ( [2])。至於小英政府上台後,如何改變思維或策略呢?首次科技會報聚焦「52新產業」。其中,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和碩董事長童子賢、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前經濟部長何美玥、中研院士賴明詔、前瞻社社長柯承恩,都是民間參與代表。參與會議者有人提及:「政府財源窘迫是常態性問題。做最恰當的資源配置,把無效的資源挪開,投注到有效的地方,這就是管理。一年超過千億的預算裡,希望能夠有部分能夠更聚焦在因應當前的社會變遷與科技變遷上。」「其實集中一部分科技預算專攻某一重點,未來還是大有可為。台灣擅長硬體製造,但在應用與法規上,還是必須鬆綁」。媒體報導,行政院初步匡列2017年度科技預算為1,072億,較今年成長4.9%,並且確定原則與方向:1. 科技預算採「預算回收制」,沒效率的計畫可即時停止。2. 科技預算中更有1/3 300-400億元預算投入「5+2」產業,就是「亞洲矽谷、生技醫療、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及國防航太」等五大創新產業,外加「新農業」、「循環經濟」( [3])

筆者對於蒙古單一產業、集中出口中國終致衍生問題之觀察如下:台灣在對外環境上雖和蒙古確有不同,我們受到美、日的關注程度尤甚於他們 (則受到鄰近中、俄的影響較大);但現在其經濟變得如此低迷後,推估兩國的接濟意願恐怕不高。台灣在過去二十年來,由於過度西進中國投資設廠後,像「台灣接單,中國生產」也曾嚐到若干苦果,如無法創造就業機會、國民所得一直無法增加、紅色供應鏈的反咬一口等,故我們應當以蒙古今日的困境為戒。蓋唐代魏徵曾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參考資料:
[1] 王惠慧,2016過度仰賴單一產業 蒙古經濟崩盤,自由時報:829日。
[2] 吳馥馨,2016。過度集中製造業占四成,經濟日報:726日。

[3] 高健倫、林嘉韋、沈唯同,2016。小英政府首次科技會報聚焦52新產業,新唐人亞太電視:72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