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政治買辦掮客:邱逢甲、林維源

政治買辦掮客:邱逢甲、林維源 

楊上民

「臺灣民主國」是由一群滿清時期既得利益者之紳士,也就是「政治買辦掮客」們,臨時起意的兒戲團體。孫文嘗說:「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專橫,政客搗亂,民不聊生之日也。追源禍始,則政客實為萬惡之魁。或曰:『政客不死,禍亂不止』」。

雖說「政客不死,禍亂不止」,可是「政治買辦掮客」比「政客」不如,尤其為人奸險的林維源。套用孫文對時勢的說法:「維時官僚之勢力漸張,而黨人之朝氣漸餒,祇圖保守既得之地位,而驟減冒險之精神,又多喜官僚之逢迎將順」來指摘林維源最恰當。其擔任台灣民主國議院議長之職,佔缺拒不到任,致使台灣民主國政府為之瓦解。回顧其在同治元年,陷害桃仔園(桃澗堡)被清廷革職的官員,其情境真令人髮指!

從「臺灣民主國」對海外各國的布告文,得知他們只圖維護私利,完全不顧人民的權利;只求外國公同衛助阻止滿清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承認臺灣自立,就要出賣臺灣金鑛、煤鑛,以及可墾田建屋之地,一概租與外國開闢。在此前提下的「臺灣民主國」,屬於臨時政府組織。

「臺灣民主國」布告說:「臺民惟有自主,推擁賢者,權攝臺政。事平之後當再請命中國,作何辦理?」。

這麼無自主國格,隸屬於滿清政府管轄的「臺灣民主國」,簡直是兒戲團體。因為這些「政治買辦掮客」們,包括大總統唐景崧、劉永福,兵部主事邱逢甲、禮部主事李秉瑞、刑部主事俞明震、副將陳季同、道員姚文棟;林維源議長(按,當時林維源為清廷太僕寺正卿),拔貢陳雲林、廩生洪文光、街董白其祥等人。

他們在「無天可籲,無人懇援」求助無門的情況,籌組「臺灣民主國」。他們主張臺灣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預。設以干戈從事,臺民惟集萬眾禦之。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說得多麼地正氣凜然!可是當日本進逼基隆時,「臺灣民主國」這群「政治買辦掮客」們,除了劉永福之外,都未戰先逃的避居廈門、嘉應等地過舒適的生活,這個說法有臺灣通史為證。

臺灣通史丘逢甲列傳記載:二十一年春三月,日軍破澎湖,北洋亦師熸艦降,議割臺灣以和,紳士群謀挽救,逢甲為首,四月和議成,各官多奉旨內渡,而景崧尚留誓與臺灣共存亡。逢甲乃議自主之策,眾和之。五月朔,改臺灣為民主國,奉景崧為大總統,逢甲任團練使,總其事,率所部駐臺北。十三日,日軍迫獅球嶺,景崧未戰而走,文武多逃,逢甲亦挾款以去,或言近十萬云。連横曰:逢甲既去,居嘉應,自號倉海君,慨然有報秦之志。

據《滿清野史丘逢甲傳》記載:「丘逢甲字仙號,號滄海臺灣者,逢甲父母之鄉。……逢甲既內渡,遂入廣州,家於應州,買屋居焉,杜門不出,謝絕親友,自書為臺灣之遺民,因以賦詩為事。……是時大使聞其賢,屢招之,逢甲均婉謝不肯出,祇願擔任教育事。大使遂聘之為廣州府中學校校長,旋又任方言學校校長,學生出其門者千餘人。光復末年各省盡成諮議局,逢甲為人士所推穀,遂為議員,旋舉為副議長。革命之功方成,清命既革,逢甲以楚國之望,推為教育司長。逢甲果病矣,支病以起,黽勉從公。……復其原姓為丘氏。未幾,南京代表團成立,粵中推逢甲為代表。及臨時參議院告成,復選派逢甲為參議員。……卒於廣州」。

劉永福尚且在臺南設官票局,權發銀票三種:一圓、五圓、十圓。票長九寸二分、闊五寸二分,為三聯式。一聯存知府,一聯存局中,一聯執用。上列號數及年月日,鈐蓋臺灣總兵、臺南知府及辦理全臺防務總局之印,又有民主國之章,流行市上。又發行股份票,就是公債。票式鈐印與銀票相同,分為一圓、五圓、十圓。俟克復後,付息三倍,一時頗多派購,藉助餉源,是為臺灣軍事公債。

從劉永福所發行的銀票和臺灣軍事公債情形,及劉永福主持「臺灣民主國」對抗日本進入臺灣之種種,來對照未戰先遁逃的「臺灣民主國」成員,劉永福比邱逢甲、林維源他們高尚。從劉永福的感慨中,洞悉劉永福似乎被邱逢甲、林維源他們出賣了。

劉永福於力不從心時感歎曰:「內地諸公誤我,我誤臺人」!事後發給介英領事歐思納致書樺山資紀求成,曰:「本總兵以未奉明諭,無奈徇其所請,即以力保臺民為己任,然非有自私自利於其間也。及見臺民自遘戰禍以來,其苦反難言諭。為此,咨請貴督,願以全島相交。惟尚有二事相求者:貴部兵既至臺南,不論何等民人,宜悉優待,而不加以懲罰,一也;本總兵部下弁兵急須內渡,乞速撥船安送回陸,不論閩、浙、粵東,或南洋大臣處,皆隨尊意,二也」。

再從劉永福所發求降咨文內容,知道他尚為其戰士們求生路,不像邱逢甲、林維源他們說為臺灣「槌胸泣血,萬眾一心,誓同死守」,結果竟然「不戰就先遁逃」。

「政治買辦掮客邱逢甲、林維源」文章,在雅虎知識網發表後,立即有網友小泓於2010-08-29 14:11:09作如下的回響:「再怎麼反覆小人,也比不上鹿港某大姓人家。日本人來的時候,老爸去碼頭當引水人,迎日本兵上岸。國民黨來的時候,父子迎國民黨人控制政權,並取得一些開採礦權。然後共產黨要來的時候,兒子又當了和共民間機構的董事長,兒子的姪子的兒子,又跟新貴扁家相當的好。但是一看到扁家出事了,又回台指控扁家。態度之豹變,讓人瞠目結舌。我沒有講什麼哦,不要對號入座」。

這個網友反應了臺灣人心目中的辜顯榮形象。這個形象是滿清時期既得利益者之紳士,在「臺灣民主國」150天夭壽後的國仇家恨所散布的流言。此不實的流言經過國民黨政府透過媒體雜誌加工加料的宣揚,所以辜顯榮形象就和汪精衛一樣,都成為仇日者的駡名「漢奸」、「臺奸」。

還有網友虛虛於 2010-08-29 13:38:57反應說:「所以你的問題呢?還是你一篇文章就想推翻整個歷史」?

錯誤不實的歷史必須考證還原當時的原貌,我祇在呈現事實罷了,不想推翻忠實正確的歷史。有二個傷害臺灣政治前途及社會治安的臺灣人,就是王得祿和廖添丁,卻被奉為神明。這都因遭抗拒日本治臺的「臺灣民主國」成員之怨妬,將辜顯榮貶為賣臺漢奸。仇日的中華民國據臺後,親國民黨的媒體雜誌,把日本通緝犯塑造成抗日英雄,把通緝犯化做與辜顯榮作對的義賊,以醜化辜顯榮的爵位,至今深植臺灣人民的心中。

從維基百科全書蒐羅之資料顯示,對辜顯榮之評論,傾向於臺奸與漢奸。並貶抑其為台中縣賤民,原為鹿港一名浪蕩子,因不容於鄉里而浪跡於台北當苦力、轎夫。辜顯榮被誣衊為臺奸與漢奸之事跡,是從不甚正確的臺灣割讓史而來的。

我試圖導正此偏頗的臺灣歷史定位,將撰寫「臺奸乎英雄乎辜顯榮」及「王得祿事跡」之系列文章,冀望能有教化人心之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