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中華文化在兩岸:從李國政文化三個層次談起

中華文化在兩岸:從李國政文化三個層次談起

蔡百銓

專欄作家李國政911在旺報發表「兩岸之間的文化差距」,比較中華文化在兩岸產生的差異。他主張文化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文化可分三個層次(價值理念、道德倫理、藝文習俗,狹義文化僅指藝文習俗。而中國文化在中國已萎縮至最低層次的藝文習俗,在台灣則三個層次俱全。價值理念是指普世價值,道德倫理仍以儒家孔孟之道為主。兩岸文化相差太大,楊艾莉甚至主張台灣「應把中國當作異國研讀

藝文習俗

李國政認為藝文習俗是中國的強項。近年來十分走紅的文化創意產業即屬於藝文習俗。但是中國在這方面看起來璀燦漂亮,道德倫理與價值理念卻被掏空。藝文習俗包括藝術如國畫與書法、布袋戲等;文史如女媧與孫悟空、漢唐盛世等;文學如唐詩宋詞與白話小說等;流行與消費如追星與美食文化等;習俗如過春節回娘家與過端午吃粽子等。

他的廣義文化除了最低層次的藝文習俗之外,還包含兩個更高的層次:(一)價值理念是最高層次。好的價值就是普世價值﹕民主、人權、自由、法制、平等、多元、環保、大愛等,幾乎都是西方文明的專利;(二)道德倫理是中間層次。道德是個人行為規範,如誠信、良善、純樸、堅忍、克己、節儉、利他、奉獻等。世界各民族都會自發地演化出好道德,而且會有所相似。倫理是指人際關係和社會運作的規範,中國文化的倫理基礎主要是儒家孔孟之道。

普世價值

從李國政把廣義文化分為三個層次,我們可以比較台灣在藝文習俗方面並不遜於中國,而台灣在價值理念與道德倫理方面遠高於中國。何況我們不必把藝文習俗侷限在中華文化範圍裡,大可迎入外國成分,營造具有世界風貌的台灣文化。而習近平當局反對普世價值。它向共產黨幹部發布《七不講禁令,第一個禁令就是普世價值不要講,但是台灣卻天天都在講。在道德倫理方面,中國幾乎淪落到道德真空狀態。這主要必須歸咎於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大肆摧殘中華文化,並奉馬列共產主義為唯一真理。而共產主義這個真理在鄧小平改革開放與舉世共產政權紛紛跨台後,已經證明完全破產。中國目前正處於療傷止痛階段。

普世價值放諸四海而皆準,並非侷限於西方世界的西方價值。台灣可以接受,中國有何特定理由排斥?台灣就是在中華文化的藝文習俗與道德倫理的兩大基礎上,銜接源自西方的普世價值,形成「具有世界風貌的台灣文化」,也因而有別於反對普世價值的當前中國文化。中華文化原本蘊含求新求變的精神,誠如商湯鐫刻在青銅盤上的《盤銘》所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國人應該也能夠接納普世價值。

楊艾俐女士曾在中國教書六年。她說「台灣人必須把中國當作外國來研讀。也就是以研究異文化的態度和方法,從事中國研究。」這或許是因為價值理念相差太大吧。(中時電子報2014/9/20接觸大陸人CQEQ更重要」)

中國大國崛起,經濟發展與船堅炮利成就輝煌;而台灣小國崛起,不妨就在李國政所談的文化三個層次好好努力。兩岸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分別把祖產無限發揚光大,不要心存吞併對方財產,這才是辜寬敏所談的「兄弟之邦」如何相處的硬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