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斷電問題不是靠核能解決

斷電問題不是靠核能解決

自由台灣黨政策部主任 溫朗東

815全台大斷電,引發各界爭議,甚至讓擁核勢力隨之上揚,讓我們離非核家園的目標更遠。

蔡英文政權首要的任務,是要藉由釐清原因,避免下一次的斷電意外發生。如果說一個中油員工的「操作失誤」,就會造成如此嚴重的連鎖反應,那到底在黨國結構穩固的中油跟台電等「國營企業」之中,還有多少發生下一次失誤的可能?

很顯然的,這種「操作失誤」,根本不應該發生,但卻成為了事件的成因。這說明了,在中華民國流亡政府所建立的國營企業體制上,系統的螺絲鬆脫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成為了蔡政權的當務之急。

第二個問題,是備轉容量的不足,突顯了核電廠逐漸除役之後,電力確實遇到「週轉不靈」的危機。面對這個問題,不應該陷入「擁核派」的話術迷思,而是正本清源的檢視綠電政策與節電政策。

綠電的發展遲緩、民間投資不足,如何創造誘因讓廠商願意投入?財政稅收的分配上,是否應該重新檢討前瞻計畫中的軌道興建比例,優先在綠能建設上?

節電政策上,對於工業用電大戶,如果是高產值的產業,是否應該量能課稅,增加它的營業稅賦?如果是產值低的工廠,如何輔導它們轉型?

電費的節約,終究還是要回到「以價制量」的策略上,促使節能電器的全面普及,但是,「漲電費」如何不去衝擊到基層民眾弱勢族群,而是讓有能力添購節能電器的企業與大戶優先承擔?

這社會面臨的重大危機,其實不是斷電那麼簡單,而是一旦出了問題,我們只會抄捷徑,電不夠,就有人鼓吹重啟核電。但落實社會公義,從大戶優先調漲電費,配合綠能產業的投入,這種治根治本的辦法,卻被說成「企業電費一漲就會出走」、「有錢大戶會因為電費資金外移」。這種「資產階級的利益動不得」的想法,才是導致能源政策左右為難的主因。


如果民進黨政權繼續靠向財團的一邊,堅決不讓財團負起添購節能設備的社會責任,能源議題始終會是揮之不去的執政傷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