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不是漢人,族譜也被造假,姓氏是被冠姓的結果
樊仁裕 編寫
依據《原台灣人身份認知辨悟》、《台灣人被洗腦後的迷惑與解惑》記載:
一、鄭成功敗亡後,所有在台唐山人,包括和唐山人有任何親近關係的台灣族人,全數被趕出台灣,台灣人哪來漢人血統?
1,683年,清廷消滅據台的鄭成功東寧王國後,將全部在台唐山人,包括和唐山人有任何親近關係的台灣族人,全數趕出台灣,一個不留。下了嚴懲的『渡台禁令』,並無唐山人能留在台灣。禁止唐山人再移居台灣。派來的治台官吏(多是降清原明朝官員),最長任職三年即遣回中國;不能帶眷上任;亦不准在台灣娶妻;駐台有陸、海軍萬餘人,也是最長每三年調換新部隊來駐守。為生產特定農產品供應中國而特許入台的農作物契作人員或自行墾地者(贌商),多數僅能停留數月,須押送收成回唐山,再重新申請渡台。
二、清廷在台灣的漢化工作做得很徹底
在台灣平地則到處建制社學(番社)再轉為廟學,派駐教員、訓導、教官,以利管控。於原鄭成功集團河洛人部將轄區,派駐唐山河洛人官吏、教員、訓導、教官;原鄭成功集團客家人部將轄區,派駐唐山客家人官吏、教員、訓導、教官。分別依唐山河洛習俗、客家習俗繼續加強漢化。並派遣唐山工匠,強迫當時台灣人從事各種唐山工藝。
三、台灣人一律強迫改冠漢姓、取漢名、造假族譜
除強迫說漢語;學漢文;取漢名、更依各主導教員、訓導和教官的意思改冠漢姓;並遵行其習俗和宗教活動。施加漢姓者再依其姓氏分別立其漢姓祠堂,再依姓氏掛上其中國唐山家鄉堂號,也留下堂號出自唐山何地的記錄,還立下一位伯公或公祖,逼行其唐山人祭禮(由於漢人的沙豬主義,只立唐山公,未立唐山嬤,是其特點)。
施琅在『諸羅減租賦疏』中提到:「自臣去歲奉旨蕩平偽藩,偽文武官員丁卒,與各省難民,相率還籍,近有其半」。僅1年時間,就驅逐了一半的在台唐山人。1,688年,「華夷變態」也記載:「以前台灣(唐山人)人口甚為繁盛,漢人民、兵有數萬人(主要是鄭成功集團帶來),自隸清以後,居民年年返回泉州、漳州、廈門等地,現僅有數千漢人居住」。4至5年期間,就僅剩數千唐山人在台灣,而驅逐漏網唐山人的工作仍在台灣持續進行著。再歷經三十多年的清除在台唐山人,還有嚴懲的峻法「渡台禁令」,只要是稍有理智的人,有誰會相信還有唐山人能在台灣公然定居?
四、林媽利教授證實台灣人的DNA和漢人不同
林媽利教授已證明所謂閩南語系台灣人與所謂客家語系台灣人在體質DNA上並無差異,且這體質DNA與漢人是不同的。林媽利教授之所以對平地台灣人帶有一些與北方越南及百越族相同血緣,最初會解釋為可能是唐山公帶來,主要是受台灣聞達人士謬誤地解讀『有唐山公,無唐山嬤』這句話所影響。原台灣住民在體質DNA上並無混到漢人基因,而現在所謂之中國閩南人與客家人是有混到漢人基因的,更證明台灣聞達人士是以假漢人、假華人的虛妄心態對『有唐山公,無唐山嬤』這句話胡亂解讀。
五、日據時期是根據是否被清國漢化為標準,將台灣人分為「生番」、「熟番」
1895年,日本從清國手中奪取台灣,接收滿清官府的戶籍文書。滿清官府戶籍文書記錄,台灣人都註明是「漢化民」熟番及生番,日本據台當局初期並不知清國是以封山令忽視台灣山地住民。滿清官府戶口文書僅「封山令」最後所劃的「土牛紅線」(或稱「隘勇線」)內有留下完整的戶口資料,「隘勇線」外平地住民只有番社名和部分簡單敘述,山地住民則幾乎沒有任何資料。所以日本據台的前半期,也跟著清國據台文書,稱「隘勇線」內「漢化民」為本島人熟番;稱「隘勇線」外平地住民為生番。
到了1918年,日本據台當局清查山地區域住民告一段落,才發覺若繼續跟著清國以「生番」稱「隘勇線」外的台灣平地住民。那該怎麼稱台灣山地住民呢?所以這時才改把所有平地人口稱為「本島人」;「生番」則改為專稱山地住民。 1912年(大正元年)台灣平地人口大約統計完成,台灣平地住民總人口數共333萬2千人,其中熟番321萬人,生番12萬2千人,『生番』是指隘勇線(延用自清國封山令的土牛紅線)外的平地番社人口;『熟番』是指隘勇線內,生活語言已漢化,居住地已有街、坊、村、里名稱的人口。曾被封山令圍困,與外界隔離200多年的各族高山住民則尚未計入。日本據台時,不論客家語系或福佬語系,全部台灣住民都知道自己是台灣原住民(番),日本據台當局的戶政機關做戶口、人口統計時,都記為「番」。於1905年,日本據台當局為方便管理,才再依被清國強制訓化後,當時已養成唐山化生活語言的熟番本島人,分別加註為『廣』(客家語系)與『福』(福佬語系);已略懂客家話或福佬話的隘勇線外平地番社住民就記為『熟』;部分堅持拒絕漢化的平地番社住民記為『生』。但日本據台當局的戶政機關做戶口、人口統計時,有『廣』、『福』註記的人口仍歸類為本島人熟蕃;記為『熟』、『生』的隘勇線外平地番社住民仍歸類為生番,直到1916年。直到1918年,本據台當局已把山地番社人口詳細整理出來,才把台灣平地番社人口併入「本島人」統計中。此時也就以「生蕃」專稱「山地番社人口」。於是,1918年日本據台當局才表列各年的山地番社人口數,也才以「本島人」計算全部台灣平地人口。
六、台灣人的族譜被迫造假,很多人都拜錯祖先
根據『台灣公私收藏族譜目錄』,依撰寫族譜時間來分,清朝時期乾隆23年以前有22件;乾隆23年以後有124件;日據時期有206件;蔣幫壓霸集團據台的1,951年後有791件。
乾隆23年以前,願當假漢人的還很少。乾隆23年以後,因漢化影響而轉性追求名利、存心攀炎附勢的台灣住民稍多,這些人學著追求虛榮,偽造族譜,訴求抬舉身份,好像還可騙騙子孫。日據時期才寫的假族譜就奇怪了,這時才編造一、兩百年前的出身,難道子孫也會相信?何況這些舊族譜都屬簡略,蔣幫中國壓霸集團侵台後才又被誘騙重編,硬是加入漏洞百出的中國漢人族譜。至於1,951年後才被蔣幫壓霸集團誘惑而編造的假族譜竟高達791件,只要稍具思量能力的人,則應該會當笑話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