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

張正修_地方選舉結束後的檢討



九合一地方選舉後
的檢討



 開南大學法律學系 張正修 副教授

一、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的九合一大選
民進黨在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大敗,很多不知道內幕的支持者會很傷心,這乃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很多台派人士卻是跟國民黨一樣很高興,因為蔡英文的敗選,總算使黨內反台灣的勢力遭受挫敗,但憂心的是,小英的剛愎自用卻讓國民黨死灰復燃。選舉完後,所謂成也蔡英文,敗也蔡英文已經是大部分人的共識。不過,許多人也認為這次的敗選對於綠營來說,不見得不好,因為這次是個地方選舉,雖然失敗,但反而可以在這個時候,找出問題點,以便為2020年的大選做準備,並為日後的發展方向重新審視,找出新戰術。

二、長期的民意調查已告知民進黨將大敗
這次選舉的失敗,其實台灣民意基金會在1113日所做的全國性民意調查,已經清楚呈現。但是媒體幾乎都只是選擇其中幾項各做報導,無法讓民眾全盤掌握真相。對於這個調查,我們可以分成如下幾個層面來看:(1)對於蔡英文總統的聲望,不贊同者到達54.2%,贊同者僅28.5%,與20165月的聲望贊成者69.9%相比,只剩五分之二多,(2)對於國民黨的認同者的比率,原本始終低迷,20165月至20177月始終在16.6%25.2%之間徘徊,換句話說,這個政黨快要被淘汰了,但是在20187月至11月,竟然從20.7%上昇至35.4%,(3)對於民進黨的認同者,在20166月是51.6%,但到了201811月僅剩23.5%,比例不到一半。(4)對於6都市長及16個縣市的首長,會投票支持國民黨者是33.9%,而會投票支持民進黨者則只有24.2%。(5)在6都議員即16縣市議員方面,會支持國民黨的有29.2%,會支持民進黨的只有18.4%,會支持無黨籍候選人者有19.5%,比民進黨高,而會支持其他小黨者有2.8%

三、小英的統治特色-該專業不專業,該政治不政治
其實,對蔡英文做為總統的責任,我在20181113日的台灣民意基金會所舉行的記者會上即表示:蔡總統最大的問題是「該專業不專業,該政治不政治」。對此,我可從如下數點加以說明:

(一)用自己的心情統治國家

1、在政治方面,蔡總統只把政治權力給她喜歡的人與派系,她使用林全內閣,並完全信賴新潮流,而把其他派系與人材全部排除,這就造成黨內的離心離德。有人說,民進黨此次選舉是內鬥而造成敗選,這個講法,依作者之見,並不符合事實。倒不如應該說,這次民進黨的失敗並不是派系鬥爭、不團結而失敗,而是小英只重用新系人員,刻意趕走其他派系,逼使民進黨一開始就走上分裂。因此,這一場戰爭一開始就是《分裂的民進黨》與《團結的國民黨》的戰爭。而民進黨的失敗其實就是所謂《新潮流》、《許信良派》與《小英》結合的中華民國派想要把台派人士趕出民進黨所造成的結果,換句話說,小英的作戰是開闢兩個戰場,一個是假藉民主的口號,要獨占民進黨長期以來所堅持的大義名分,逼使民進黨的支持者含淚投票,以消滅國民黨,另一方面,則是不斷排除台派的在黨內的聲音與勢力。

2、她對於國民黨是處處禮讓,例如重用老男藍,透過葉俊榮縱放辜嚴倬雲逃到美國,對馬英九的三中案的處理溫文儒雅,對於陳水扁總統卻是惡意對待、口出惡言,……,顯見她的政治處理是完全依照個人喜好,完全沒有站在國家高度,突顯一國之君治國應有的德性與作為。尤其,小英的拖字訣使人們對其誠意完全無法信賴。例如林全內閣民調已非常低的時候,才轉換成賴清德內閣;鳥籠公投法,要不是林義雄出面,恐怕是拖拖拉拉才會過關;對於陳水扁被國民黨透過司法迫害一事,任令新潮流在《將司法變成政治工具的目的》之下,操控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完全不把扁案放入討論議題,到了反彈聲浪非常大時,才讓陳師孟教授出任監察委員。而促轉條例的通過也是如此。這會讓人覺得小英對於被國民黨迫害過的人不只沒有同理心,反而好像是跟國民黨站在同一戰線一般,非不得已,她是不會有所作為的。

(二)無視專業與民意
現代社會是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社會,而因此所形成的社會問題,如果沒有國家介入,這個社會會很容易就陷入混亂,而要認清複雜的社會問題是需要對問題有研究、有調查的專業知識,並以之做為診斷社會問題的工具。一個重大的政策是否被人民接受,必須掌握民意,與民意溝通。從這個觀點來看,一例一休本應本於專業做過調查之後,再做決策,但是小英卻是自己拍板定案,造成後遺症不斷。又前瞻建設並沒有得到共識,尤其輕軌計畫如果從專業觀點評估的話,許多專業人士都持保留的看法,但這也是由她一人拍板定案。又如同性婚姻、國防、外交、兩岸、長照、少子化、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中生納保、老屋重建、電業法、財團法人法等林林總總,小英無役不與,且都需要她親自拍板定案。其實諸多的問題,都需經過專業的評估,聽取民意,但是小英卻常常是在決定之後發現民意反彈,才趕快髮夾灣。其實,這兩年來,對於小英政府之決策,我們可以舉四個特色來加以總結:用人不當、政策規劃能力不足、解決能力問題低落、溝通之意願不足.能力不佳。

三、如何看待國民黨的勝選?-國共合作態勢已經形成,台灣人必須更加努力
這次的選舉是一個非常弔詭的選舉,我們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小黨尚未茁壯的情形下,為了教訓民進黨,人們別無選擇,只好把討厭民進黨的票投給國民黨。但是這個選舉的危險性就是在這個地方。從這次選舉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國民黨內部的變與不變:國民黨在初選過程當中,被認為最有可能就民調加以作弊的就是基隆市、桃園市,當時大家都認為國民黨是為了保障馬英九屬意的人而在做假民調,但是基隆的謝立功與桃園的陳學聖選舉的失敗,已證明由上而下操控初選的作法以保障外省二代的作法是失敗了,這顯見國民黨在政黨體制的改變上將會有所變化,這是國民的變;而且國民黨的黨產儘管已被大量充公、凍結,但是換來的是中共源源不絕的支援,這也是國民黨的變。至於韓國瑜的「人進來,貨出去,高雄發大財」,顯然是與要延續馬英九的引中入台政策,而韓國瑜只不過把這個講得更清楚、更明白而已,而且是變本加厲,這是國民黨的不變。更且,要注意的是,共產黨透過網軍主導選舉風向,已顯示出共產黨對國內的各種情事已非常了解,其對台的戰術運用也越來越細膩。尤其在話語權方面,無論是電子媒體乃至網路媒體,反民主的媒體與中共培養的媒體占了幾乎9/10的音量,顯見國民黨威權統治台灣所形成的文化霸權非但沒有改變,反而變本加厲。台灣本土知識分子的努力根本不夠,甚至小英派斥台派的作法,使台灣的聲音更加縮小,而且內部雜訊不斷,跑出一個華獨要取代台獨,使自己的陣營陣腳大亂。這正顯示出《團結的共產黨與國民黨》正在對付《分裂的民進黨》,小英想要用華獨籠絡少數意識形態堅強的外省第二代,並故意惹怒台派,這非但沒有什麼效果,反而擴《大共產黨+國民黨》的統一勢力,而縮小台派的生存空間。我不斷在民報專欄強調新潮流早就被滲透,絕對不是空穴來風,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我們必須清楚知道,我們的敵人對我們已是內外夾攻,我們必須重新整備戰鬥態勢,進行更有效的對抗。

四、追究新潮流的責任
(一)南部大敗,新潮流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新潮流派系常被稱做藏鏡人,他永遠躲在背後操控別人,只吃甜頭,絕不吃虧,發生問題,一點責任都不必扛,行事秘密,讓人們無法掌握新潮流的全貌與真相。但對於這次的選舉,我們盡可能以具體的事證來追究新潮流的責任。首先,新潮流為了拓展在農民間的勢力,他們就透過新系掌控的農政部門,硬把韓國瑜從北農果菜公司拔掉而換上吳音寧,跟著又把農田水利會從公法人的地位改成公務機關,這顯然是以革命性的方式要改變南部農業既有政治勢力的作法。這或許是新潮流快速擴張勢力的最好方法,但卻引起傳統政治勢力的反彈。韓國瑜的當選,其實農會系統的團結是主因之一,陳其邁與李進勇的敗選也不外就是張麗善與韓國瑜的聯合大反撲,新潮流不靠平日的努力,卻只想透過國家機器直接掌控,其手段的粗暴正是民進黨在南部大輸的主因。

(二)進入公營事業不是去改革,而是去招兵買馬
此外,普悠瑪事件是使民進黨更加重挫的近因之一,人們的質疑就是:讓你民進黨執政,就是要你改革,但是各位可知道新潮流在公營事業做什麼嗎?新系派許多人進入國營事業,他們不是真正在上班,有很多在做的就相當於共產黨的指導員一般,於平日收集員工的資訊,用以擴大新系的成員與友人,以便在選舉的時候進行動員。請問,這樣的作法,要如何改革台鐵?小英的執政其實就給了新系動用國家機器來擴大自己實力的大好機會。簡單來說,就這是用人民稅金來養肥新系,而將公營事業員工當作政治鬥爭的工具。

(三)將國家資源當做商業目的在使用
新系所掌控的部門只要有工程案、投資案等,都會找自己的人或友人介入,壹週刊在今年531日就把中油與神秘怪公司簽約一事爆出來,並爆出陳菊現身在簽約的慶功宴上。根據該報導,台灣中油與日本TDK株式會社、碩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備忘錄,要正式投入電動電池研發,但是碩城科技的技術能力不明,其老闆劉添財是以殯葬業起家,後來成立台灣受恩公司,推行老人日間照顧服務。至於碩城科技的研發中心在交通大學台南校區內的奇美樓六樓,是交大產學合作研究室的610室,但研發中心空無一物,這種公司的技術能力與電動電池之研發顯無關係,似乎假借交大研究室充當門面,但卻能與中油簽約,這就不得不令人懷疑。尤其很清楚的是中油董事長戴謙與董事長辦公室主任林君豪是賴清德欽點的人馬,他們兩人跟劉添財是舊識。或許從這裡我們就不難看出劉可能是新系之友人或是有什麼其他關係的人。事實上,某家網路媒體就公然指稱新系志不在治國,倒是將整個國家資源統攬承包,治國只是手段,商業目的才是最終目標。

(四)藉機敲詐
這次台南選舉中,黃偉哲選的很辛苦,據說有一位退出民進黨的新系候選人故意參選台南市長,並用黃偉哲與大創的關係攻擊黃,其目的是要黃答應給新系一定的處長席次。姑不論此說之真實性為何,如果我們觀看陳其邁的選局時,就會發現到陳菊到很晚才介入,這就很像我111日民報的專欄「一個被內外夾擊的民進黨」中所說,如果要不到候選人明確的答覆,新系寧可給外人,而只會在最後亮亮相以示幫忙。作者在這裡鼓勵所有被新系整過的人士要公開出來談,把新系的真面目告訴大家,以便追究新潮流的責任。尤其民進黨應該訂定具體的辦法真正把新潮流解散,以落實以前解散派系的規定。

五、台灣的隱憂
與國民黨一樣,民進黨沒有治國能力,只會搞密室政治,以後的台灣即有可能會不斷出現惡性循環:因為國民黨濫,所以讓民進黨執政,又因為民進黨濫,所以又讓國民黨執政……。如果我們不切斷這個死結的話,台灣的政治永遠是一群專搞政治而不懂治國的人在亂搞。其實政治人物必須知道:他們是受人民之託而成為辦理公共事務的公僕。政治人物儘管有民意基礎,但他並不是什麼都懂,他們必須懂得運用專家,聽取專家的意見,他們必須知道民意之所在,並與民意溝通。我們可以舉英國的政治人物為例來看,英國的政治人物做決策時,會聽取公務員的實務經驗與現實的運作,並從相關領域的專家聽取意見,也因此,先進國家會有許多智庫以及研究機構。當內閣做完決策之後,所有的閣員必須對所擬定的政策負責,而我們也常看到英國的首相與部長召開記者會時,會針對各種質疑做回答辯護,並在國會中捍衛自己的政策,回答國會議員的質詢,甚至與國會議員爭鋒相對。而英國常為了制定某個政策時,常常由國會成立調查委員會,尋求各方的意見與看法,再對政府提出建議。但是,小英治下的政策究竟是怎樣的風貌呢?我們很少看到小英針對她所定的政策對外說明,並接受外界的質詢。她所提出的政策就好像是在趕業績一般,粗糙無比,從2016103日,她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每次開會都由她親自定案,國會就淪為橡皮圖章,甚至像「一例一休」、「取消勞工七天假日」的決策,還要求國會限期完成,使立法院反應民意的機會幾乎都沒有。對於有可能引起社會對立的問題,看不出來有先做過民意調查,就逕自公布,結果引起反彈就開始髮夾灣,例如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對於社會的保守性,連民調也沒做,就對同性婚姻合法化拍板定案,卻立刻引起反同勢力的大反撲,造成國內嚴重的對立。或許國內的憲法給與總統太大的權限,使小英忘記了她是國家掌舵者的責任。此時的小英必須虛心面對大家對她的批評,好好省思在下來的任期要怎麼補救,否則民進黨可能在2020年失去執政權,更有可能讓中國實質進入台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