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關羽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關羽

楊上民

據《三國志》的記載:關羽出生於延禧三年庚子(西元160)五月十三日生(祖墓碑記624日生),熹平六年丁巳(西元177)十八歲,娶妻胡氏,光和元年戊午(西元178)十九歲,長子名平出生,光和二年己未(西元179)二十歲,避難逃亡,妻胡氏攜子平回娘家避難,不過,關羽的父母來不及逃亡而投井死亡。不顧雙親、妻子和孩子的死活,自己逃亡,是不孝。

此後五年,關羽四處流浪,居無定所。光和六年癸亥(西元183)24歲,奔涿郡應徵劉備招募,中平元年甲子(西元184)25歲,討黃巾賊,中平六年己巳(西元189)30歲,隨劉備到京師應何進召募,進為中常侍,漢獻帝初平元年庚午(西元190),董卓弒獻帝、弘農王,壞五銖錢,遷都長安。關羽因不滿董卓而還沛。31歲隨劉備起兵討伐董卓。

據《三國演義》的記載,元末明初羅貫中著三國演義受到「佛祖統記」的誤導,在第77回寫關公的英魂至荊州當陽縣玉泉山的普靜老僧請求清誨,指點迷途,普靜告以「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醜,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

然而,考證正史的「三國志」關羽傳、呂蒙傳及曹操傳等,並無關公皈依佛教的記載。「三國志」記載關羽離開曹營時,曹操因愛惜關羽的義氣,規勸左右將士說:「彼各為其主,勿追也」,根本無所謂「過五關斬六將」、「捉放曹」的故事情節。

關羽死於漢獻帝建安24年己亥(西元219年),智顗出生於梁武帝大同4年戊午(538),比關羽死時晚319年。而玉泉寺建於開皇11年(西元591年),智顗如何能為已經死去了372年的關羽授五戒呢?再者,「佛祖統記」出書於咸淳五年,即西元(1269),比智顗死時的開皇17年丁巳(597)晚672年。「佛祖統記」的作者志磬又如何得知智顗與關羽有生死之夢交而履行為關羽授五戒之約定呢?

佛教的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死人不犯此五戒,反倒是智顗犯此五戒中的「妄語」,而在玉泉寺為已經死了372年的關羽授五戒。

自志磬著「佛祖統記」出書至今(2014)已有745年,佛教一直都在利用它來吸收佛教信徒,藉以鞏固佛教的勢力。被佛教強制收編的除了「伽藍神關帝」之外,尚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被編入於十八羅漢的開心羅漢「玄天上帝」,太乙救苦天尊則被化分成「地藏王菩薩」和「觀音菩薩」,「玉皇上帝」(俗稱天公)亦被貶低屬於佛教下級的「帝釋天」。

關聖帝君是明萬曆42年(1614年)神宗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的簡稱。「佛祖統記」卷6「智顗傳」記載智顗為關羽授五戒、三國演義寫普淨為關羽授五戒、北遊記寫普庵為關羽授五戒。那麼誰才是關羽的授戒師呢?其實關羽根本沒有信奉佛教,因為佛教在漢明帝永平八年(西元65)時,才派遣蔡愔出使西域求佛法,傳入到漢靈帝的光和二年(西元179)關羽20歲逃難時,才114年的歷史,佛教在當時還不是很盛行,關羽不可能是佛教徒。

從《三國志》記載不顧雙親、妻子和孩子的死活,自己逃亡是不孝的關羽,到《三國志》記載:曹操因愛惜關羽的義氣,規勸左右將士說:「彼各為其主,勿追也」,而《三國演義》卻記載關羽出五關斬六將,讓我覺得關羽是一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關羽。因五關的六將與關羽不是戰場上的敵人,是在曹操有意放逐的情況,幾乎是束手被關羽所斬殺。而關羽在華容道上遇到曹操時,却是私人感激曹操昔日的恩惠,而放走曹操,使得蜀國原本穩贏的局面,變成曹操的天下,關羽以私害公的事情,不足以稱英雄,更無資格受人奉祀。於是我撰寫了一幅對聯,就是:「桃園樹下三結義,為匡扶漢室;華容道上私放曹,却誤漢中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