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中國的「一帶一路」是經濟良方或者煙霧彈?!

中國的「一帶一路」是經濟良方或者煙霧彈?!

阿湯哥 (曾留美主修財經多年,自由台灣黨終身志工)


中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本月13日在北京粉墨登場,對外號稱全球有超過130個國家代表參與。「一帶一路」全稱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是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經濟合作概念。值此中國的經濟成長日益低迷之際,加上中國向來不講誠信,要怎麼在國際社會當起老大?從近日蠻橫地封殺台灣參與WHA年會,再看從中韓FTA到禁韓令的施展出來,一個只是在論拳頭而不講道理的國家,試問:中國在搞「一帶一路」能有什麼信用或作為,甚而有利於國際呢?因此,不論鐵、公路或者海運、商運開發的同時,也開啟、引進解放軍的侵略之路。基本上,人民解放軍無法沒那個能力進入中亞,也別把沿途上的伊朗與印度等國家當成是白痴,所以中國需要「一帶一路」?!

由若干新聞媒體報導與人士訪談得知: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前夕,中國主導該計畫「亞投行 (AIIB,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前景卻不被看好,由於西方銀行參與意願低 (按:截至去年底,亞洲基礎設施領域前廿大銀行融資中僅有一家西方銀行,即法國農業信貸(Credit Agricole)銀行),而亞投行創始成員國之一,南美洲第一大國的巴西 (參考《華爾街日報》) 對亞投行的認購股本由原先承諾近3.2萬股大降至50股。此舉和退出參與亞投行幾近雷同。近四年來,「一帶一路」的倡議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主因是中國自己也是資金外流致使缺口日趨嚴重,「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加上「一帶一路」沿線多半為開發中國家,其融資需求較大,相關基礎設施等重大專案面臨資金短缺等問題,「迫切需要國際社會支援」([1])。在南亞方面,印度大國表示異議。印度官方不僅未派出代表團參與,還潑冷水地語帶警告參與國家未來可能承受「無法支撐的債務負擔」。為抵制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印度與日本決定聯手推出「自由走廊(Freedom Corridor)」,在非洲、伊朗及東南亞投資多項基礎建設案。中國由於「一帶一路」計畫觸及敏感的喀什米爾(Kashmir)地區,印度官方拒絕出席與會,踩到印度的紅線,故印度將不能接受一個危及主權的計畫。據悉,建設從亞太地區到非洲的「自由走廊」,其目的在平衡中國在相關區域的影響力,被中國納入「一帶一路」計畫中,引發部分國家對於中國的作法並不滿意。本月24日,非洲開發銀行將在印度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舉行會議,印度與日本將和非洲開發銀行的會員國討論在當地的資助建設事宜 ([2])

美國雖前往中國共襄盛舉「一帶一路國論壇」,和日本、澳洲、加拿大等美國盟友也參與其中,然派出的代表層級不高,表現也格外低調,在論壇中主動地或被動地普遍缺乏存在感。據悉,美國不是省油的燈,正在「以戰略引誘手段,阻止中國在海上擴張」。歐洲的許多國家,例如法國、德國、英國、愛沙尼亞、希臘、葡萄牙等歐洲聯盟(EU)國家皆拒絕簽署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貿易聲明。此表示歐洲的前三大強國,皆不願意替中國「一帶一路」計畫背書。至於像西班牙、義大利、希臘則由總理層級的人士出席,顯見這些國家的經濟實力不佳且曾因債務危機被戲稱為「歐豬」國家,可能正在打算和中國「一帶一路」的戰略接軌,以企圖刺激或振興該國的經濟。換言之,這場論壇本應是各方「開藥方」,意圖善意地替國際經濟成長助燃,以解決世界各地的開發與貧富不均問題,現在演變成為展示各國和中國外交關係親疏的試金石。這樣對積極地「爭取國際支持、擴大參與」的中國政府而言,真是情何以堪,無疑是一很大的打擊?

筆者觀之,中國主導「一帶一路」開發計畫的動機與心態讓人非常的可議,牠其實意圖在解決自己產能過剩的問題。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中國從「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的過程並不順遂,反而替自己製造了更多原物料的庫存,迄今仍難以消化。故在2013年喊出「一帶一路」計畫,實為圍魏救趙,意在挽救自己潛在而且難解的經濟危機。四年前不及早啟動,遲至今日才想要大展鴻圖、放手一搏,恐為時晚也。

參考資料:
[1] 楊芙宜,2017。一帶一路消風 西方參與亞投行意願低,自由時報:514日。

[2] 自由時報,2017。印度日本合推「自由走廊」 抵制一帶一路,51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