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需要多元性/別教育
自由台灣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周芷萱
有些人認為,只要不進行過於多元的性教育,在性教育中傳達性的禁忌性、危險性,守貞自愛,就能使學生免受汙染、不會學壞或是過早懷孕。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真正會對學生造成傷害的,正是這種避性的性教育。使他們不了解如何在面對性時,如何保護自己也保護對方,以及如何正面面對自己的情慾。
在網路發達的時代,與性有關的資訊隨處可得,避而不談或是網路色情守門員等防治手段,並不能真正阻擋。還是可能從其他管道例如同儕間的耳語,或是公開的網路資源處獲取。我們希望自己和下一代,第一次面對性與自己的身體的時候,是充滿不確定和猜測,還是清楚的知道每一件事情為什麼發生,又該如何面對?
事實上,目前的課綱修訂中,已經納入性別平等教育。只是被反對者認為,多元性/別教育是害更多孩子年紀輕輕就陷入「性別認同混淆」的迷宮裡[2]。把對於多元性行為安全性的教育,例如如何安全的肛交和口交,視為鼓勵不正當的性行為。
但是我們認為,唯有在學校教育中,系統性的提供多元取向且務實的性知識,包含多元性別、防護措施、性自主、身體自主,才能夠避免我們初次面對性的時候因為不安和不瞭解,發生各種可能的傷害。
寫到這裡,我想請各位回想一下,自己第一次面對勃起、月經、性慾和自慰、性愛等生命經驗的時候,是很清楚自己正在面對什麼,還是惶恐不安,甚至找不到入口?
與此同時,多元的性別認同、性傾向、性癖好,也都應該在多元性/別教育之中被呈現、被認識。什麼是同性戀?我會感到性興奮的方式,跟電視中看到的不一樣怎麼辦?我是男生喜歡男生,就一定是我覺得自己是女生嗎?
過去社會價值乃至於教育中,對於女性以及性少數,從生活方式、價值觀、情慾甚至是身體上造成許多壓迫,也為異性戀男性帶來焦慮。比如說,異性戀男性在陽具崇拜的社會氛圍之下,總是擔心自己夠不夠大、夠不夠持久。這些壓迫與焦慮最重要的導火線,就是對性的避而不談以及無知。
性的嘗試與探索,是每個人生命經驗的一部分。性教育應該做的,是帶領學生用多元而安全的方式,認識自己與他人的、也許相仿、也許截然不同的情慾,並了解性是每個人對其身體的自主選擇。多元性教育並不是非得要有性不可,而是認可性是每一個人的可能的選擇。
因此,我們主張,在基礎教育中,應推展多元的性/別教育。北歐如瑞典等國家是我們很好的參考範本,鼓勵學生去探索多元的性,認知自己的身體自主權,並且了解各個性傾向和情慾都是多元且流動的。
為了讓我們和下一代,面對性不再慌張,面對和自己不同的情慾與喜好不再困惑,我們需要將多元性/別教育加入課綱中,落實真正的性教育。
[1] 台語漢字小視窗:啥物(siánn-mih)─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